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3-15江苏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积极性高中化学化学

◇ 江苏 张 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验,让学生利用实验手段对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将从4个方面分析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1 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学生的质疑能力.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作答或耐心引导,提高学生参加化学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不能积极地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除此之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探究以及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充分了解,进而提升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2 强化生活和化学知识之间的结合

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按照教学内容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度.学生只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才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情境的方式,在实验课程中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再现情境的方式,充分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入一些幽默的生活场景,来完成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的实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关注实验特殊现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对铝和镁金属性的强弱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给学生演示铝和镁金属分别和酸进行反应的实验.首先,取相同质量的铝条,用砂纸打磨除去镁条、铝条表面的氧化膜.取3mL浓度相同的盐酸置于试管中,观察镁条、铝条与相同浓度盐酸的反应现象.观察发现: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试管中产生了白色沉淀.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学生往往会疑虑重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假设.

高中化学教师首先需要肯定学生善于对问题进行发现,并且敢于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假设进行引导分析,提出沉淀可能为氯化镁、细微镁颗粒或氢氧化镁,引导学生对沉淀进行实验探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最后验证沉淀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从这次实验可以看出,教师需要对实验特殊现象进行重点关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对特殊的现象进行大胆假设,科学验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鼓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

当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并取得成功后,将会给学生带来比较强的成就感,进而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做稀硝酸和铜发生反应的实验中,笔者发现教材中提供的装置存在三个不合理的地方:1)当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之后,由于空气因素的影响,学生将会看到红棕色的气体,进而产生误判.2)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时会出现比较多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3)多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让学生误以为其能吸收多余气体.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无外界因素干扰的实验装置.学生对这个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查找了很多资料,最后改进了实验装置,解决了原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学生从中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化学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中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积极性高中化学化学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