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探析

2020-03-15江苏潘海专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人文精神高中化学

◇ 江苏 潘海专

在高中阶段,人文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全方位地发展,提升学生解决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精神内涵进行详细的了解,让人文精神教育密切融合到知识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路径,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 通过化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是一种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还要充分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科学、求实求真的人文精神.例如,高中化学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化学史素材,展现了化学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程中科学的思想和思路、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粮食,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起重要作用.在“交流与讨论”版块中,介绍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深入探索原子结构,逐渐完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感性的认识.重要的是,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认知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事物的本质逐步展现.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只有相信科学实践,在实验中发现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才能有所进步,从而给学生以精神启迪.在化学教材中,这样的材料有很多,如凯库勒研究苯的分子结构,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对这些材料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课程目标.

2 设计学习情境,大力发展学生个性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研究性学习中的互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个人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诸如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及用科学造福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新教材中小栏目的设置是一大特色.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教学资源以“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等栏目出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积极思考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尝试参与社会决策、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组织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增进了解,学会合作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了“调查研究”栏目后要求学生收集雨水样品,测定pH.如果是酸雨,走访环保部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有关防治措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分组,分工合作开展调查,搜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

3 通过STS教育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价值

STS教育是将现代化技术和社会环境中的学科内容教授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彰显技术、社会以及科学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新药研究以及氨工业合成等,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产生探索兴趣.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化学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等事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价值,进而树立通过努力学习化学知识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远大理想.例如,教师在教授氯气性质时,需要将其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给学生讲解含氯化合物漂白以及消毒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厂是利用氯气来进行灭菌消毒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化学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

4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求实的人文精神,强化其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通过STS教育,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开展人文精神教育.

猜你喜欢

研究性人文精神高中化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