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双主体互动教学策略
———以“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究”为例

2020-03-15湖北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测力计木块弹簧

◇ 湖北 柏 静

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手段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体性较强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自主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双主体地位,既激发了学生的教学热情,也为教师的教学优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本文介绍了在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究”教学中应用双主体互动教学的具体方式,重点阐述以双主体互动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旨在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1 提出教学问题,明确教学任务

在应用双主体互动方式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由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第一次互动.例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究”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在之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什么因素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呢?”学生既可以跟随教师的问题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自然地进入一个新的情境进行思考,从而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2 科学引导,设计合理的思路

在明确教学主题后,教师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内容及过程进行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这属于互动的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假设几个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如物体横截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质量的大小、物体的运动速度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实验方法和知识,明确实验原理.再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利用实验器材拉动小木块,使小木块匀速运动,器材通常选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代表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实验只改变一个变量.”学生可以对实验作出如下设计:第一步,用细线将木块和弹簧测力计进行连接,将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拉动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制作实验记录表格,在表格中记录实验数据.第二步,在木块上方放置铁块,增加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然后再拉动木块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情况.第三步,在桌面上放置毛巾,将木块放在毛巾上,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拉动木块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上读数的变化情况.第四步,将木块翻转,改变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再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情况(此时桌面上不需要铺设毛巾).

3 及时点拨,得出结论

在对实验进行设计后,就需要开展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果.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引导,关注各个小组的实验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和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以“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究”为例,学生在多次实验后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如下:在接触面一定的情况下,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物体接触面十分光滑时,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趋于0;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大小没有关系;物体运动速度与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尚未确定,实验中没有明确体现,对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综合分析.

4 教学评价及反思

在得出实验结论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总结,深化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并分别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学生也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感悟,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师也需要对实验过程中转化思想的应用进行强调.在这一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进行匀速运动,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体现出来,这也是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这个阶段也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应用的最后一次互动,这一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探究成就感.

猜你喜欢

测力计木块弹簧
联合弹簧(天津)有限公司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