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2020-03-15山东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指数函数参与错题

◇ 山东 沈 华

课堂效率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也是高中数学教师最为头痛的难题.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缺失参与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尊重,这些都是制约课堂效率提高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教师应以趣激情,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究,以错题反思来增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1 营造趣味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对数学课堂参与度不够,与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不浓有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知识”为导向,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单纯性地说教,师生交互、生生交流被阻断,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较淡薄.因此,教师要转变教法,要从课堂氛围创设上尊重学生,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拉近师生情感,营造趣味课堂,增进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函数”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函数的基础知识就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拓展和延伸函数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函数”.教师可以结合函数教学实例,引出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或者将一些例子转换成学生的体验,如让学生斜向上抛出一个物体,观察物体运动的轨迹,判断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高度变化.从抛物体的体验中,学生自然能够发现高度是先变大再变小的——这个体验过程,是让学生“做”,还是让学生“看”,还是让学生“想”,效果不尽相同,其中,做是学生最感兴趣,感性认识最丰富,表象最清晰的选择.

学生有了兴趣基础,有了思维对象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了:“哪些是变量?变量的范围是什么?两个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中思考并归纳“函数”的性质及特征.

2 依托问题驱动,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增加师生互动?提问是重要手段.教师借助于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其中,问题的选择要联系学生认知,结合教学知识点,构建问题情境.事实上,有效的数学问题要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把握数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要突出数学问题的层次性,能推进分层施教.怎样建立数学问题与所学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呢?怎样让学生透过数学问题来寻找解题路径,提高数学素养呢?例如,在“指数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出问题:“如何定义零指数、负指数、分数指数幂?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有几条?”通过这几个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教材案例,了解并分析指数函数的共同特征,思考什么是底数,什么是指数,对于a>0 且a≠0条件下指数函数有哪些特征等.接着,教师通过讲解指数函数实例,引导学生作图,并探究函数y=2x与的图象有何关系,如何由函数y=2x的图象推导出函数的图象等.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体验、画图中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从问题探究中逐渐内化指数函数的性质.

3 利用布疑示错,促进合作探究

课堂参与需要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依托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如下问题:一些数学知识点原本讲过,甚至讲过好几次,但总是有一些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仍然不会做.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常见错题,设置布疑示错环节,让学生从疑问和错误中,重新反思自我,重新认识和感受数学知识.学生头脑中产生了“认知冲突”,自然就会增进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时,遇到过这样一道题:有一圆心在直线5x-3y-8=0上,且与两坐标轴相切,问该圆的方程是什么.求解该题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个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去判定该解法是否正确,错在哪里?接着,延伸圆的方程相关知识,让学生重新去思考与两坐标轴相切的数学意义,再从刚才错误的解题思路中制造认知冲突,抓住学生的思维注意力,为后续引出正确解法创造条件.

可见,对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引导,教师要多总结,多梳理课程知识点,要提升课堂吸引力,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借助于问题驱动和错题反思,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提升其课堂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指数函数参与错题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