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渗透数学知识策略探析

2020-03-14林志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投球数学知识技能

林志杰

(华安县教育局,福建 漳州 363800)

体育和数学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体育教学是以身体运动技能训练为主线,数学教学是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培育为目标,但体育教学中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体育教学是数学“综合实践”领域教学的主阵地,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主渠道,还是数学知识教学的“生长点”“延伸点”“验证点”。《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明确指出:坚持“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2]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体育课程资源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一、体育游戏渗透圆知识教学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圆。然而,圆具有比较抽象思维的特征,学生对圆的认识(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圆的画法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基础上,缺乏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为发挥体育游戏功能,积累“圆”活动经验,可以设计在体育游戏中有机渗透“圆”知识教学。如《投球入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操场上投球入筐,学生先围成一个长方形,把一个大筐放在长方形的正中,让学生向筐里投球,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投入的多,有的投入的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现场观察与思考,由于每个人离球筐的距离不一样,当然投中率就有高有低。师(鼓励说):谁能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投球入筐公平游戏的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生(自豪地):球筐放在圆心上,每位同学都分别站在圆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等距离。师生先合作操作(用绳子画圆):一人拉着绳子一端定点作圆心,另一人拉紧绳子一端并在地板上画圈。再组织学生投球入筐游戏。公平游戏,学生投球入筐更加兴趣盎然,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圆心与半径,深刻领悟到“同圆半径都相等”道理,还掌握用绳子在地板上画圆的技能。

二、立定跳远渗透测量知识教学

立定跳远是是集弹跳、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技术等方面的身体素质于一体的运动,也是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标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中规定立定跳远是初中、高中、大学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然而,学生缺乏测量知识(垂直含义和特征)实践经验,常造成立定跳远出现测试成绩偏差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偏差原因:一是点(后脚跟)到线(起跳板)没垂直;二是测量的动态点没统一。教师还向学生传授国家体育测试立定跳远要求(动态点确定),同时用小黑板出示一道选择题强化学生测量知识训练。如:测量跳远成绩时,正确测量方法是( )。(见图1)

图1

A.左前脚尖到起跳线垂直距离

B左前脚跟到起跳线垂直距离

C.右前脚尖到起跳线垂直距离

D.右前脚跟到起跳线垂直距离

学生在判断、比较、选择过程中,寓体育运动、体育技能培养于渗透测量知识教学之中,既强化测量有关知识,又能运用数学原理解释对错现象,同时,也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机制,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充分体验数学与体育密切联系。

三、篮球投篮渗透图形面积教学

三分线是指篮球场上人工划出的一条弧线,它呈半圆形,篮架的落脚点即是它的圆心位置。在这条线外且没出球场投进的球即三分球。为解决生活与圆的特征、周长、面积等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体验,教师可以结合篮球场现场向学生解释三分线的概念即三分线是由半径为6.75m的圆周长的一半和2条1.575m长的线段组成的,三分线内区域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圆面积的一半加上一个长13.5m,宽1.575m的长方形面积(如图2)。还可以向学生解释三分线的来历,激发学热爱篮球运动、热爱国际篮球竞技运动。在此基础上抛出根据篮球场数据计算出3分线长度和3分线内区域的面积的问题,并组织学生现场计算。计算过程与结果:(1)3 分线长度:3.14×6.75÷2+1.575×2=13.7475m;(2)3分线内区域的面积:3.14×6.752÷2+13.5×1.575=92.79m2。教师在组织练投3分球活动中,还可以提出“3分线的主要部分为何是一个半圆”让学生思考并解释,可以保证3分线上投篮的距离都是相等。教后悟道:投篮运动与图形面积深度融合教学,既增长了投篮运动技能,又促进求周长与面积技能提升,同时,又能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及生活中的问题,对智的素养、体的技能培养起到一箭双雕作用。

图2

此外,还可在跳高运动中渗透计算教学。跳高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是人类征服高度、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为提升小学加减法计算技能和解决运动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跳高场地向学生传授跳高动作基本要领及测量跳高高度策略等。在训练、测量跳高的过程中,有机渗透解决小数加减法问题,既提高灵活解决小数加减法问题能力,又促进跳高技能技巧把握和跳高体能运动能力提升。

以上只是例举几个项目中的数学知识渗透分析,其实,小学阶段数学各个领域的教材都蕴含着丰富体育实践活动内容,若教师能深刻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相融点”“延伸点”“拓展点”,并借助体育教学平台,合理、灵活运用教材教法,深度渗透数学知识教学。久而久之,可以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数学情境中找到“化繁难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有味”捷径,既培养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能力,又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缜密性,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养也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猜你喜欢

投球数学知识技能
投球手和击球手的较量
——基于博弈论视角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劳动技能up up!
一种新型分层压裂连续投球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画唇技能轻松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