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意统课魂 策略导方向
——例谈初中历史学科素养的落地策略

2020-03-14徐太阳陈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项羽刘邦本课

徐太阳陈 芳

(1.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9;2.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9)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这五个学科素养是当前历史学科定义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已经写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可能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的核心。这五个素养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历史学科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五个核心因素,展现在课堂之中。其中,顶天的是唯物史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历史学科学习的指导思想;立地的是家国情怀,是必备品格,是历史学科价值的最重要体现;达成顶天立地素养的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这是历史学习的三大关键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以这五个素养为核心的历史学科素养如何落地?达成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文章以七年级《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选取,寻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目标落地的策略。

一、立意统课魂,素养进目标

(一)从课标要求出发,由知识为重向素养为重转变

聂幼犁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育人价值,首要指标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也可以称之为教学的主旨,是统摄课堂的灵魂。如果一堂课把教学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即罗列历史知识或知识点的记忆上,课堂就会变成乏味的流水席,学生听到的是故事,而缺乏历史思维、历史品质的熏陶。

素养立意如何确立?要从课标要求出发,明确本课对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精准取舍教学内容,以核心知识的探究过程为基础,帮助学生提升获取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达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形成情感共鸣的素养立意。

《秦末农民起义》这一课,课标要求是“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不少传统的课堂,把课标要求的四个知识,教师从头梳理到尾,就算结束了,关键能力、情感熏陶、形成正确历史认识的方法等素养基本没有触及。

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主要讲述了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的农民起义,继而推动秦亡汉立。本课可从探寻起义原因、了解起义过程、感悟历史教训三个层面来构建课堂,以“民心得失”来引领本课,通过秦亡汉立的强烈对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感悟,形成对秦亡汉兴历史的正确认识。

(二)从学生素养需求出发,将素养要求融入到具体教学目标中

历史学科素养如何落实到课堂,关键点还在于根据学生素养需求,把素养立意融入到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实现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历史教学才有方向和灵魂。学生素养需求,包括学生已有的学科素养积累和需进一步完善、提升、强化的素养需求。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这一课之前,学生通过前面对《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文的学习,初步形成了对“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唯物史观的认识,初步学会了选用可信史料得出历史认识并论证认识等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但这些素养只是粗浅的感悟,需要不断强化。

基于课程标准对本课提升学科素养的需求,借鉴叶小兵教授指导、魏恤民和吴美娟老师主编的《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这本书的条件、行为、结果三视角教学目标制定法,笔者增加了长远影响的视角,设定可观察可测量的本课学科素养落地目标如下:通过阅读《汉书》《秦简》《法家文化与秦朝的兴亡》等文字史料,观看秦末农民起义视频,观察秦末农民起义和汉初疆域图(条件);制作秦亡汉兴年代尺,分组探究,感知不同时期政府与民众关系情境,感受秦朝的暴政、刘邦的政策得民心(行为);认识秦亡汉兴的原因,领悟农民起义伐无道诛暴秦、敢于反抗的精神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结果);形成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思考、自觉探寻“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等历史发展规律和论从史出等良好历史学习习惯,以此增强时空观念,提升史料实证意识,涵养家国情怀(影响)。

二、策略导方向,素养浸课堂

(一)巧创情境,析起义动因,增强时空观念,提升实证意识

情境化是历史学科素养强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历史课堂情境体验教学的实施,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以情境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具体地说,就是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历史的真谛,并获得真实的历史情感体验。历史课堂的教学情境可以是历史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史料情境、实物情境、影像情境等,有情境才有形象丰满的历史,可以从多样的角度去触摸,在这个创设情境、问题导向的过程中,史料实证、历史理解水到渠成。同时创设情境,活动性探究,增加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本课可能通过创设的活动情境,感知秦朝民怨沸腾,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为什么人民要起义,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1.活动情境

本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如何突破这个重点,采用的策略是开展活动,创设时空场境,开展“秦民访谈”,吐槽秦朝暴政,通过农民、底层官吏、读书人、旧贵族的吐槽,了解到人民苦不堪言,读书人前途渺茫,底层官吏升迁无望,六国旧贵族心怀亡国之恨,因此秦朝民怨沸腾。从而明白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农民起义。在活动过程中,增强了时空观念,对起义动因有了初步的历史理解,即民生多艰。

2.史料情境

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主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如何展现秦朝民生之多艰?可以借助史书的记载和历史著作的记载来解释:

材料一: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邢徒。 ——《秦简》

材料三:《厮苑律》规定:……如果用牛耕田,牛因过度劳累腰围减瘦,每减瘦主事者(负责的官吏)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牛马若有死亡,应立即向当时所在的县上报,如上报不及时,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四:统一过程中,嬴政对六国贵族及其严酷,例如:灭赵时,秦王赢政亲赴邯郸,坑杀一批与之有仇的贵族;灭魏时,杀死投诚的魏王假及诸公子;灭燕国,杀死太子丹,并通缉其门客……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对六国贵族实行严厉的打击政策。

——刘庆东《法家文化与秦朝的兴亡》

通过材料的分析,了解秦朝赋税重、徭役重、刑罚苛、焚书坑儒、秦二世的残暴,人民生活的苦楚,理解人民怨声载道的原因。润物细无声,在史料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增进了学生的历史理解。

(二)巧用成语,晓起义过程,强学习兴趣,促历史理解

很多成语来源于有趣的历史故事,能营造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形成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历史学科素养。

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涉及的关键人物有首先举起义旗的陈胜和吴广、继续反秦的项羽和刘邦。与这些人物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活动如何呈现?教师不妨充分利用史书所记载的典故、成语,以丰富人物形象,加深对起义过程的理解。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踊跃参加起义队伍,各地百姓久苦于秦政,纷纷杀秦长吏,响应陈胜。通过分析“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凸显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同时通过分析“揭竿为旗,斩木为兵”过程,认识到陈胜吴广的起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同时感知此时的秦朝已失去民心。

“破釜沉舟”,项羽接过起义大旗,大败秦军主力。项羽亲率主力过漳河,解巨鹿之危。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吃一顿,每人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军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激励将士: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最终把秦军打得大败。运用“破釜沉舟”的成语故事引入农民起义的第二个阶段。

“四面楚歌”项羽、刘邦楚汉之争,刘邦获胜。项羽破秦主力,刘邦灭秦之后,战争并没有结束,刘项之间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通过对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的解析,了解到楚汉之争最后的结局。

用三个成语典故,串起了整个秦末农民起义的过程即: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在这其中,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了与起义过程相关的故事分享。通过“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感知秦已失去民心;通过“破釜沉舟”,感知灭秦过程中将士的英勇;通过“四面楚歌”,感知项羽的悲壮;通过“约法三章”,感知刘邦的民心在握。

(三)巧设问题,深入探究,悟历史启迪,增家国情怀

巧设基于史料分析的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有益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的生成。“通过问题学习的统领,拓展已知与无知之间的张力,引导学生学思结合,推动学习持续深入,学会把问题探究结果转化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与学习的有效迁移。”“通过问题学习的统领,拓展已知与无知之间的张力,引导学生学思结合,推动学习持续深入,学会把问题探究结果转化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与学习的有效迁移。”[2]这里所指的问题的巧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即要有梯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要有深度,能触及历史知识蕴含的价值;三是要有广度,能引发学生学会迁移和关联。

本课要聚焦的核心问题,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通过活动情境、文字史料,给学生铺设探究的路径,了解起义的原因,知晓过程、感悟启示,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本课教学,可引领学生阅读统编教材第53页的“材料研读”,摘录如下: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悦,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学生依据上按照小组探究、讨论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认识到:秦的暴政使秦失去了民心,最终灭亡;刘邦赢得民心战胜项羽;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进而认识到“民为邦本”“以人民利益至上”,涵养家国情怀。

(四)巧挖深度,延伸拓展,架时空观念,渗唯物史观

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拓展延伸学习,在史料阅读、问题设计上,更多观注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也就是所谓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历史教育关乎人生、服务人生,就必然关涉社会、民族、国家和世界,就必然会影响和造就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人格健全的公民和具有世界意识的国家公民。”[3]

本课教学可在结束新课探究之后,进行适当的拓展。运用时间轴,再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朝代,建立起朝代的时间顺序,架构时空观念。并引导学生探索朝代兴亡的规律。如图2:

图2

可配套,设置问题如下:按照时间填写相应的朝代;回忆并思考各个朝代灭亡的关键性因素;总结朝代兴亡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对应朝代,并回忆每个朝代灭亡的关键性因素,如夏桀残暴、纣王暴虐,周厉王与民争利、秦的暴政。回望历史长河,每一个朝代灭亡有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政府不以民为本,导致人民已经不再站在他这一面,不再支持他。而另一个朝代之所以成立,又往往是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所以成与败,都在于人心的向背,故“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类比学习,认识到普遍性的规律,即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渗透简单的唯物史观的内容,也为之后的学习,如隋朝的灭亡、贞观之治的出现、明朝的农民起义打下了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有俯瞰历史的高度,纵览历史的宽度,要有跨越时间、空间、领域、视角的眼光。只有这样,对历史的理解才有深度,对历史的解释才有厚度,对历史的情意才有温度。”[4]在教师充分储备基础上,以课标要求为依据,立意统课魂:即把学生成长的历史学科素养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变关注知识教学为关注素养教学;策略导方向:即,巧创历史情境,巧用成语故事,巧设梯度问题,巧引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项羽刘邦本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梦遇项羽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