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人才政策变迁及特征
——基于成都市人才政策的文本分析

2020-03-11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成都市政策文本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人才是支撑转型的重要资源,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早关注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通过各类人才政策吸引世界各地人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新加坡,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常性周期性经济变化的形势下,采用知识经济的战略(KBE)平衡高技能经济和社会目标,通过招聘外国知识工作人才的政策,引入外国资本、技术、人才维持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模式[1](Low,Linda,2002)。而英国的人才政策重点已经从“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转向“培养本地人才”,从自由移民制度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制度,通过调整基于积分的制度来增加限制,并强调了高技能劳动力(high skilled labour)对竞争力的重要性[2](Green,Anne E,Hogarth,Terence,2017)。

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开始了“人才争夺大战”[3][4][5],其实早在2013年,成都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海归回蓉城创业,而后通过实施“人才落户”等政策,旨在吸引大量的青年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使其得到快速发展。笔者从梳理成都市人才政策出发,分析其变迁及特征,探讨优化策略,从而推动人才有效流动。

二、成都市人才政策及特点

成都市在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瞄准自身产业优势和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汇聚人才资源,陆续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我们选取了从2011年至2018年的人才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和文本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都市人才政策梳理

表1 成都市人才引进政策相关文件(2011年—2018年)

(二)成都市人才政策的文本分析

从前述政策文本可以看出,成都市人才政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政策态度更加积极、开放与包容

从人才引进方案中可以看到,早期的人才政策内容中,“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出现了多次,政策瞄准的是海内外优质“塔尖”人才,“蓉漂计划”解决了企业来蓉创新创业所面临的困境,让项目得以落地发展,但来蓉企业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基础人才、年轻人才。自2016年以来,大学毕业生也成了成都市人才政策的青睐者,“蓉漂计划”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医疗待遇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规定,使“蓉漂”到“蓉落户”成为可能。

2.政策制定与城市优势产业和战略定位相结合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早期的人才政策聚焦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石化等特色优势产业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根据成都市城市发展需求,逐渐加大了对金融、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这是根据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的战略性调整。

3.政策话语更加注重宏观统筹与微观运作相结合的表述逻辑

通过对上述政策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关于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规定的篇幅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仅是文本字数的简单增加,而是在相关规定方面更加具体、深刻和可操作。从2011年《成都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到2018年《关于开展“蓉漂计划”(原成都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每一份文件都注入来自人才引进实践的新的理解。在政策表述方面,后期的政策文本更加注重宏观统筹与微观模式相结合。在宏观方面,2013年《2010 年纲要》提出“营造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2016年《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则明确提出“培育人才、扶持人才、服务人才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秉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加快构建管理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在微观方面则进行了人才分类细化,探索最新的引才、育才、留才模式,不仅确保了人才政策的发展方向,而且使人才引进的内涵得以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政策在指导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优化人才政策的策略选择

人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助力,成都市人才政策文本体现出政策顶层设计群体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认可态度与积极作为,实践的有效性也揭示这一路径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城市人才引进政策要在充分发挥政策正向效应的同时努力规避可能的风险,应该在动态中不断优化。

(一)坚持差异化策略

2018年以来,全国先后有20多个主要城市发布“人才新政”,不同城市之间在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诸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发展历程、历史积淀等等,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必须突出人才对城市个性化功能发育的支撑,必须走差异化引进的道路。成都市在近年来的人才引进政策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大力引进城市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未来,在出台人才政策时,都应该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之上特别突出城市发展的个性特征,结合所需人才和城市自身特色与未来前景,重视高端人才的发展的同时,避免引才方式单一,组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抓手来吸引人才,形成支撑人才引进的力量的差异化。

(二)实行动态综合推进

目前的人才政策对人才的分类方式并不完备,而且人才流动主要由企业发展状况和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共同决定,要确保城市在动态中源源不断地引进人才,必须与其他要素一起在动态融合中发挥作用,既要进行长期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分阶段推进,并进行动态调整,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要设计出相应的人才退出机制,确保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三)创新人才评估考核办法

人才引进的着力点不应仅仅在于数据的增长,在完善的政策规划体系基础上,制定配套的详细落实措施和方案,评估人才工作落实情况,需要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横向对比各区(县)的人才发展情况,全面掌握市内人才政策落实状态,形成区域竞争意识,评估是否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建立以能力、业绩、薪酬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成都市政策文本
政策
政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助企政策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政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