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税制改革下土地财政与房价

2020-03-11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税制财政收入缺口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00)

一、分税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在1994年开始,它是为了解决之前中央财政收入困难的问题,将中央和地方的税权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了重新的划分,集中了中央的税收权力。至此之后,中央在财政预算收入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但是在这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地方仍承担着较大支出,所以地方财政收支开始入不敷出,财政缺口较大。地方政府于是不断预算内增加地方独享税税收比例,预算外追求土地出让金转移的税收收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二、计量模型和数据

(一)模型设定。由以上研究假设可知,分税制改革会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于土地财政收入,我采用土地出让金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值来描述地方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用地方财政支出与收入的差额对收入的比值来描述地方财政缺口,这两个指标来刻画地方政府在分税制下提高房价的内在激励因素,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lpriceit=α0+α1lgdpit+α2lareait+α3lloanit+α4dependenceit+α5gapit+αi+uit

其中,lprice表示对数商品房价格; dependence和gap为测度地方财政缺口与土地财政依赖的指标; lgdp表示对数人均GDP; larea表示对数房屋竣工面积;lloan表示对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数。αi为模型中表达不出的地区差异;uit为被模型忽视但与房价相关的因素。

(二)变量定义及来源。基于既有研究所选取的变量和模型假设,我们将对房价产生明显影响的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包括反映需求端的人均GDP,以及商品房本年竣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获得的国内贷款反映供给端的变量。具体定义见下表:

表一 变量定义

其中,土地财政依赖度等于当年度土地出让金/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财政缺口等于当年度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财政收入与本级财政支出的差额与本级财政收入的比值。

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财政缺口和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数据,如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地方本级财政支出来源于2005-2015年各地方的国土资源年鉴。西藏部分数据存在缺省,所以去掉了该省份。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节对财政缺口、土地财政依赖对房价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财政缺口对房价的估计系数为0.0672,在5%的显著水平下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这表明财政缺口每提高1%,房价将提高0.0672%。土地财政依赖度对房价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估计系数为0.137。其中,人均GDP对房价的影响最大,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且估计系数为0.674。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最主要因素,符合现实情况。而在房地产业资金面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于我国国内贷款的金额与房屋价格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估计系数为0.103。而在房地产供给方面,商品房竣工面积与房屋价格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估计系数为-0.123,符合经济学理论。

上述静态面板数据的结果均与理论预期相符且与房价显著性相关,所以我们的研究假设是成立的,房价明显受财税制度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入不敷出,为了解决收支不平衡问题,普遍将预算外收入的土地财政收入作为弥补赤字的最有效方法,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加大。本文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测算了财政缺口和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两个变量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为我国抑制房价提供制度方面的思路。

对此,本文认为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度对房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政府追求土地出让金增加的内生偏好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制度原因。对此,有建议如下:完善土地出让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转让的监管。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供给上具有垄断地位,土地市场化水平较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应修缮法律法规,减少土地出让制度上的法律漏洞;改革财税体制,降低地方政府收入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要实现这一过程,首先应解决财政分权改革带来的地方政府税收来源单一集中的问题,加快地方政府收入体系,培育地方税种,拓宽地方政府税收来源,使地方政府有稳定的税收收入来源从而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猜你喜欢

分税制财政收入缺口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堵缺口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我国国地税机构改革的背景及方向分析
治理理念视角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分税制改革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与房价关系研究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