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弧菌埃希菌

王 娟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儿童细菌性腹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儿童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不同病原体与多种因素一同作用导致的消化道综合征[1]。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临床特点为大便频率多与大便性质出现变化等。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因包括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另一类为非感染性,但最主要的依然是感染性。所以,感染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原因[2-3]。为了探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分析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其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35例;低于1岁有13例,1~2岁有18例,3~7岁有34例;病程2~8 d,平均病程(5.54±3.62)d。把全部粪便标本取样后予以细菌培养处理。

1.2 方法 全部粪便标本于SS琼脂平板与麦康凯平板上接种,标本于35 ℃环境下持续培养18~24 h,随后按照细菌鉴定标准,标本菌株选择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与血清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

药敏试验方法:选择K-B法对几种常见抗生素药物予以药敏试验,如阿莫西林、头孢三嗪、氨苄西林、头孢噻肟以及头孢哌酮,于35 ℃环境下持续培养18~24 h以后测量其抑菌圈直径,并对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进行判定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观察,并比较检出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65份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经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0株菌株,检出率76.92%(50/65);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弧菌属、其他菌种分别有17株、11株、9株、7株、6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4%、22%、18%、14%、12%。见表1。

2.2 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弧菌属、沙门菌属等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70.59%、90.91%;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为77.78%;弧菌属对头孢哌酮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1.43%、71.43%;其他菌种对头孢噻肟与头孢三嗪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0%、50%。见表2。

表1 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表2 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n(%)]

3 讨 论

儿童细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表现为大便性状变化与次数增多等,一些患儿还会存在呕吐与恶心等表现,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引发儿童体内营养流失,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4-5]。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包括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因素,另一类为非感染性因素,其中前者十分常见,通常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成为本领域研究的重点[6-7]。相关资料显示: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常见因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真菌等。

本研究中65份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经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0株菌株,检出率76.92%;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弧菌属、其他菌种分别有17株、11株、9株、7株、6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4%、22%、18%、14%、12%;表明儿童细菌性腹泻影响较大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属于一种单细胞生物,机体中不可缺少,也是革兰阴性短杆菌的一种,其中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黏附因子属于主要的致病物质[8-9]。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因为婴幼儿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因为抗生素滥用以及饮食变化导致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均可能引发正常菌群出现障碍,进而导致细菌性腹泻的出现[10]。

伴随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与完善,抗生素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也使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伴随抗生素药物的广泛运用,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11]。本研究中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弧菌属、沙门菌属等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其中,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70.59%、90.91%;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为77.78%;弧菌属对头孢哌酮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1.43%、71.43%;其他菌种对头孢噻肟与头孢三嗪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0%、50%。说明致病菌耐药性情况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可能与广泛能应用抗生素具有相关性。所以,临床需对抗生素药物的科学应用充分重视,尽可能采用对患儿影响较小、耐药性较低的药物,对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大肠埃希菌是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因素,因此,于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粪便检查中,需把大肠埃希菌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便提高临床对细菌性腹泻的诊断能力,防止延误治疗时机。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因此,科学应用抗生素药物,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了有效预防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出现,患儿及家长需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充分切断不同致病菌的传播途径;减少或禁止食用没有消毒的水果、蔬菜,不可生吃或加热不完全的肉类、动物性食品与牛奶等,使细菌性腹泻的出现明显减少[12]。

综上所述,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弧菌属、其他菌种,临床需进一步分析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不同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耐药性情况充分了解,进而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促使儿童细菌性腹泻防治能力显著提高,使细菌性腹泻对患儿的影响明显减轻,对儿童健康成长也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弧菌埃希菌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某市致病性弧菌及肠毒素的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