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马西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2020-03-11董海燕洪卫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阿米三叉神经痛

董海燕 洪卫民

(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三明 3650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其疼痛常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并且患者在进行某些面部活动,如说话、刷牙、洗脸、咀嚼或触摸受影响的皮肤区等时,会诱发或加重疼痛感,发作间歇期无任何不适,但是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及工作,此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其在临床上属于常见且多发类脑神经疾病。据统计,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目前,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与病机研究尚未全部明确,其中周围学说认为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的部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而中枢学说则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其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虽然该疾病治疗方法较多,如使用抗癫痫药物、非抗癫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节治疗、皮下注射治疗、物理治疗等,但是治疗后疾病极易复发,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相关研究显示[2],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最终还是选择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当前首先治疗药物为卡马西平,其临床疗效尚可,但是单独使用该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多[3]。阿米替林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20世纪60年代临床已将该药物应用于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4]。此次研究对收治的部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中的48例研究对象全部为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借助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0∶14,年龄40~80岁,年龄均值(57.10±5.70)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2∶12,年龄41~79岁,年龄均值(56.71±6.19)岁。患者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研究。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门诊或入院接受治疗。②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加入。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器官严重性功能异常;②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③严重血清铁异常、骨髓抑制、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尿潴留、房室传导阻滞、近期有心肌梗死发作史等,对卡马西平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疾病、智力异常,无正常交流能力等;⑤不愿意参与此项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卡马西平(生产厂家: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66,规格:0.1 g×100 片)进行治疗。起始1次0.1 g,每日2次,第2日后每隔1日增加0.1~0.2 g,维持每日服用剂量0.2~0.8 g,每日2~3次口服使用。治疗4周[5]。

1.3.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卡马西平(所用药物及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与阿米替林(生产厂家:湖南洞庭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61,规格:25mg×100片)联合治疗。阿米替林[6]:起始1次25 mg,每日2~3次,维持每日服用剂量25~150 mg,每日2~3次口服使用。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评价[7]。HAMD量表规定总分<7分:正常;总分在7~17分:可能有抑郁症;总分在17~24分: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严重抑郁症。HAMA量表规定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

1.4.2 借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做出评价[8]。VAS量表以0~10分评价,10分代表疼痛剧烈,无法忍受,7~9分代表重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1~3分代表轻度疼痛,0分代表无疼痛感。

1.4.3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全部消失代表治愈;VAS评分降低60%以上,疼痛状况有明显减轻代表显效;VAS评分降低30%~60%,疼痛状况有一定改善代表有效;VAS评分降低30%以下或VAS评分比之前升高,疼痛状况基本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代表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计算。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心理状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HAM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状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 d、4周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对比心理状况(分,)

表1 两组对比心理状况(分,)

表2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分,)

表2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分,)

表3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疗效[n(%)]

3 讨 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病因截至目前尚未全部明确。相关研究显示[9],发生该疾病的原因是患者的三叉神经根受周围微血管波动性压迫所导致。但也有研究显示[10],该疾病同免疫、生化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当前,大多数临床研究[11]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因为患者三叉神经通过半月节到脑桥之间的神经根部因为炎性反应、机械压迫、变性等因素影响而使脱髓鞘发生改变,神经纤维发生短路,而引发的痛觉过敏情况。

抑郁与疼痛相互作用在临床上被称为“抑郁—疼痛综合症状”或是“抑郁疼痛联合体”。抑郁、疼痛的两种情况的存在能够互相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两种生物学途径、神经递质基础相同。相关研究显示[12-3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抑郁发生率约为60%。另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接触轻微触觉刺激,就会传到其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此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仅能够有效平复患者波动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还可缓解患者疼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卡马西平。分析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使用卡马西平治疗,该药物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对患者神经细胞进行稳定,增加钠通道的灭活效能,对突触后神经元和突触前钠离子通路进行抑制,从而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的作用,而且可将高频冲击后突触易化、递质失衡率降低,在网状结构—丘脑系统直接作用,但是用药后会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如行走不稳、复视、消化不良、头晕、恶心等共济失调症状及其伴随症状,虽然多数反应在数日后即可消失,但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肝功能障碍、再生障碍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阿米替林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的治疗,涵盖神经源性疼痛、慢性炎症疼痛。阿米替林主要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发挥作用,镇痛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该药物抗抑郁作用、镇痛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其理由是阿米替林使用剂量低于其发挥抗抑郁服用剂量则可有效进行镇痛,而应用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镇痛时的效应要明显快于抗抑郁效应,缓解患者疼痛。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可有效平复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阿米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治疗药物监测在抢救卡马西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Δ
嘎吱响的门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饲养员手记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合理用药分析
是这样吗
阿米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