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珠单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0-03-11李宁宁戴冰冰滕小铭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活动性受体抗体

李宁宁 戴冰冰* 雷 蕾 张 昊 田 丽 滕小铭

(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大连 11603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症和增殖,产生RF和抗CCP等抗体、发生软骨和骨破坏、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RA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2%,通常呈慢性和进行性骨侵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则约有70%在患病1年内发生不可逆性关节破坏[1]。临床研究显示,RA慢性炎症继发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7等促炎因子[2-4],学者推断,阻断TNF-α和IL-6可为RA治疗提供新靶点。重组人源化IL-6受体单克隆抗体,即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广泛的IL-6受体蛋白,其通过与可溶性及膜性IL-6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阻断信号传导,抑制IL-6活性。有研究表明,TCZ对于传统DMARDs治疗无效和其他生物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R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旨在研究托珠单抗治疗RA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7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ACR/EULAR RA分类标准[6]。①关节受累:0分=1个中大关节;1分=2~10个中大关节;2分=1~3个小关节;3分=4~10个小关节;≥10个小关节5分。②血清学:0分=RF和抗CCP抗体均阴性;2分=RF或(和)抗CCP抗体均低滴度阳性;3分=RF和抗CCP抗体均高滴度阳性。③病程:<6周0分,≥6周1分。④炎症:CRP和ESR均正常0分;CRP(或)和ESR升高1分,≥6分确诊RA。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符合RA分类标准;均应用DMARDs,且随访资料完整;愿意接受此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活动性感染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合并心、脑、肺及严重血液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根据用药将33例患者分为TCZ组及GC组。TCZ组14例,GC组19例,观察随访期间病情缓解情况及临床安全性。两组患者男/女、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TCZ组 在治疗前0周及治疗4、8周分别予TCZ 8 mg/kg(罗氏,每支80 mg,批号:B1011B05)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甲氨蝶呤(MTX,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每片2.5 mg)每周10 mg。患者持续用药8周,随访4周。

1.2.2 GC组 依据病情使用一定剂量泼尼松片,起初0.5~1.0 mg/(kg·d),病情稳定后2周,依据病情活动性,开始逐渐减停激素;同时口服MTX每周10 mg。患者持续用药8周,随访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测定两组0周、4周、12周ESR、CRP、IL-6水平变化。测定方法:ESR(北京汇佳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D-100),CRP(免疫比浊法),IL-6(ELISA法),CRP、IL-6试剂盒(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分别采用DAS28评分、简化疾病活动性评分(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对两组0周、4周、12周关节活动、病情缓解情况进行评估。①DAS28评分选择28个关节记分,DAS28>5.1高度活动;3.2≤DAS28<5.1中度活动;2.6≤DAS28<3.2低度活动;<2.6 病情缓解;②SDAI:≤3.3病情缓解。③随访期间,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评价治疗12周,两组中达到ACR RA疗效缓解20(ACR20)比例:即肿胀及触痛改善的关节数目达20%,且下列5个参数(医师及患者整体评估、关节功能丧失程度、患者对疼痛程度评估及ESR、CRP)中3个改善达20%。

1.5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不同时期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12周达到ACR20者比例对比 TCZ组比例78.57(11/14),GC组36.84%。Fisher精确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

2.2 两组ESR、CRP、IL-6水平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ESR、CRP、IL-6在分组和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TCZ组显著低于GC组(均P=0.000),ESR、CRP、IL-6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00、0.013、000),且TCZ组显著低于GC组。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ESR和CRP水平在0周、4周、12周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12周显著低于4周(均P<0.05)。见表2。

2.3 两组DAS28、SDAI评分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DAS28、SDAI在分组和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5、0.000),且DAS28、SDAI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03、0.000),且TCZ组显著低于GC组。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DAS28、SDAI在0周、4周、12周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12周显著低于4周(均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期ESR、CRP、IL-6水平变化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期ESR、CRP、IL-6水平变化比较()

注:与0周比,aP<0.05;与4周比,bP<0.05。

表3 两组不同时期DAS28、SDAI评分变化比较(分,)

注:与0周比,aP<0.05;与4周比,bP<0.05。

2.4 两组不良事件对比 TCZ组未发生不良事件;GC组骨质疏松2例,满月脸1例,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1.05%。Fisher精确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

3 讨 论

RA病程迁延及病情高活动性可进一步加剧骨破坏。目前,RA发病机制并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炎性因子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可通过控制机体炎性反应阻止病情恶化,从而治疗RA。GC属于强大的抗感染药物,其在RA治疗中具有显著成效。但长时间使用,会发生骨量流失、感染等不良反应[7]。IL-6为机体重要的促炎因子,其在RA患者血液及关节滑液中均呈高表达,可促进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分泌,在RA免疫系统活化、关节损伤中发挥重要功效[8]。因此,其过度表达会诱发RA的发生。由此,人源化抗IL-6受体单克隆抗体,成为RA一个新型治疗靶点应运而生。

TCZ可以与IL-6受体结合,从而阻止IL-6与其结合,阻断其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发现,两组ESR、CRP、IL-6水平及DAS28、SDAI评分均随着治疗及观察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表明TCZ及GC均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活动性RA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该结果与以往报道[9-28]结论相吻合。两组间比较显示,TCZ组中达到ACR20者比例显著优于GC组,ESR、CRP、IL-6水平及DAS28、SDAI评分显著低于GC组,表明TCZ临床效果更优。TCZ组无不良事件发生,而GC组出现骨质疏松2例,满月脸1例,感染1例,G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TCZ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二者的安全性相当。

综上,相对于长期应用GC,应用TCZ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活动性RA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由于本试验为单中心试验,样本量较少,未进行更长期的随访,有待于以后扩大样本、延长随访期限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活动性受体抗体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