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预防和诊疗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头孢哌酮阿莫西林

张 薇

(沈阳市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目前已知引起腹泻的细菌有数十种之多,如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志贺菌、弯曲杆菌等。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诱因就是病毒感染,如肠腺病毒、杯状病毒等,都会诱发此病,导致患儿不适[1-2]。诊断细菌性腹泻需要经过多项综合检查才能确诊,如血常规检查、粪便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夏季是细菌性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原因可以是细菌感染、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带有脓血[3-4]。同时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引起水电解质紊乱[5-6]。在细菌性腹泻中,患儿可发生沙门菌感染,此菌在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且治疗难度很大,且该菌对多数抗生素不够敏感,个别病例病情十分凶险。本文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预防和诊疗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由细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儿作为本次的调研对象,病例收取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其中女童34例、男童36例,年龄在4个月~9岁,平均年龄(3.98±2.59)岁;病程时间为4~12 d,平均病程(4.96±2.30)d。就诊时绝大多数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脱水、呕吐等临床症状,水样便次数超过每日3次。纳入标准:出现细菌性腹泻临床症状的患儿,且个人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7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粪便均进行标本采样并进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检验,将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2.1 使用无菌的医用棉签对所有患儿的粪便进行样本采集。采集患儿自然排出的粪便3~5 g后放入无吸水性、清洁、干燥、并且无菌的有盖容器内再贴好标识并送检[3]。

1.2.2 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来对大便样本进行检验。将采集的患儿粪便标本放置在SS琼脂平台上接种,持续的培养12~24 h,并且培养温度要严格的控制在35 ℃[4]。

1.2.3 采用K-B法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在35 ℃的条件下连续培养,培养时间18~24 h。在培养完成后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对这几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进行分析[5]。

1.3 观察指标 本院通过资料采集形式对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以及其他菌种的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阿莫西林的、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与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以及其他菌种的检验情况分析 由70例细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儿中共检验出气单胞菌10株占比14.29%;孤菌属20株占比28.57%;志贺菌32株占比45.71%;其他菌种8株占比11.43%。见表1。

表1 菌种检验情况分析

2.2 药敏检验结果 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0例气单胞菌感染者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的分别是3例占比30%,2例占比20%,3例占比30%,2例占比20%;20例孤菌属感染者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的分别是10例占比50%,5例占比25%,3例占比5%,2例占比10%;32例志贺菌感染者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的分别是22例占比68.75%,5例占比15.62%,3例占比9.37%,2例占比6.25%;8例其他菌种感染者中对氨苄西林耐药5例占比62.50%,头孢噻肟耐药3例占比37.50%。见表2。

表2 对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验结果[n(%)]

3 讨 论

细菌性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病症。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该病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注重防护,所以感染细菌性腹泻的概率明显增高[7]。霍乱弧菌、志贺氏菌、气单胞菌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细菌性腹泻致病菌。对于细菌性腹泻,可以采用相应的对抗效果较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在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会逐渐减轻直至痊愈[8-9]。但若其他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如食饵性腹泻、过敏性性腹泻、内分泌性腹泻或先天性及获得呕心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的腹泻,则应该根据其具体病因,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可具有疗效。临床诊断细菌性腹泻时,以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应该重点针对细菌性腹泻诱发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和了解儿童发病情况,对儿童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患儿感染后,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能够检测出气单胞菌、志贺菌、孤菌等有害病菌。并且有害病菌会随着患儿腹泻症状的逐渐加剧而表现出新的症状,如造成变异菌破坏,诱发患儿持续性腹泻[10]。在患儿诊断过程中,以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为基础,将诱发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识别,并做好相关记录,再针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实施的要点进行评估。从重点病菌的检验和识别着手,在临床检验过程中为细菌性腹泻的发病因素筛查做出科学的分析,尤其是在气单胞菌、志贺菌、孤菌等致病菌的检验和筛查分析中,更是应该加大检验筛查力度,通过致病菌检验结合药敏检验等,多重的结合方式,针对临床检验中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做好致病菌的检验筛查工作。通过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得出,孤菌属、气单胞菌、志贺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根据结果可发现,志贺菌的感染率占比较高,志贺菌属于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并造成传染。通常潜伏期在1周以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黏液脓血便、腹泻、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志贺菌在临床中经常需要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来发现,一旦检查中发现志贺菌呈阳性应该立即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检验中发现,志贺菌的感染率占比较高,该菌是造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且对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病原微生物检验能有效的检验出导致患儿腹泻的病原菌,为临床治疗中用药提供了有力依据,医师根据检验结果能快速的选择对症的药物,使患儿的呕吐、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得到了快速的改善,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故该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头孢哌酮阿莫西林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