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

2020-03-08赵小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节框架导图

赵小华

初三的复习效果直接关乎中考成绩,有时候,学得好和复习得好是两个概念,考试是结合许多知识点进行的综合考量,这就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所以,学生在复习阶段需要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和有效应用。

一、章节知识,串联理解

我们都知道化学课本的每一章下面都有几个小节,这也就容易让学生只记住小节的内容,忽略这几个小节其实是同一章节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联系好章与节进行学习。

我们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的时候,往往会记不起来到底这章学习了什么,因为这章的小节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散,但是,考试的时候往往是将这几个小节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考核的,所以,这就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在复习这章的时候应该将每个小节的知识与这章的题目结合在一起,画一个树形图,把每个小节的内容再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复习,最后从章节的角度联系记忆,达到系统的记忆和理解。

这种方法是初中化学初步复习时必须要做的一步,需要逐步的记忆和复习,稳步提高复习效率。

二、“一本书”式的记忆

第二种记忆的方式是建立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由局部到总体,“一本书”式的记忆就是第二阶段,即将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体的记忆。

我们从例子进行分析:在我们学习的九年级化学教材的上册,一共有七个单元,这七个单元就是中考考試的范围。其实,我们对于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会有一个时间段的记忆,这个有什么用呢?在复习阶段,对于一个知识点不太理解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去书上找,而这个查询的过程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的学习记忆,就是说我们会首先想这个知识点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学习的,那个时候老师大致是怎么讲的,我们会对那本书有一个记忆区间,也就是对一本书的知识有一个联想记忆。而第二阶段就是加深这种记忆,达到对整本书的系统记忆。

在“一本书”的记忆复习阶段,我们将一些知识点进行“回炉加工”,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三、网状记忆,全面复习

第三就是整体的记忆,就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记忆,将每一个部分的记忆汇总成一个巨大的记忆网,将局部知识进行串联,得出全局的记忆框架。

我们来看看网状记忆的例子:我们将九年级上册比较基础的化学知识进行了书本式记忆,而九年级下册的知识都比较难,相对来说需要加深记忆,然后将两个部分的知识进行融合。例如,当考题涉及溶液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是想到下册的溶液知识,还要想到溶液的形成离不开最基础的物质,那就是原子和离子,这就联系到了上册的知识。因此,我们要看题目具体涉及哪些知识,需不需要同上册的知识进行联系,当我们有一个总体的知识思维框架时,我们就能根据题目的设置,快速地从脑子里检索到可用的知识点。

因此,总体的思维导图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调用局部知识,复习阶段的最后就是要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将所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思维网,从而让学生在考试时可以从容答题。

四、思维导图,快速检索

在上述三个步骤都完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比较有效率地进行复习,但是,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中考是有时间要求的,考试不会给你无限的时间去思考,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提高检索知识的速度。

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当我们遇见的题目与“酸和碱”有关时,虽然我们思维框架里有这个知识点的整个记忆内容,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快速调出这部分内容,就会导致我们在考试时浪费许多时间,甚至会因为不熟悉知识框架而导致知识点调取失败,这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相反的,如果我们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自己调取相关知识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有意识地练习,逐步提高考试时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就能做到高效复习。

总之,初中化学复习阶段的思维导图构建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小节框架导图
框架
快把我哥带走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