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疼痛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3-07王爱华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围术组间直肠癌

王爱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体分为结肠癌与直肠癌两种类型。结直肠癌的多发群体为老年男性,常见的临床病因有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因素、大肠腺瘤因素、大肠慢性炎症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1]。腹腔镜手术是临床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为促进其治疗工作顺利展开,为提升整体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为中心,就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其中参照组有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4.78±7.14)岁;研究组有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4.38±7.88)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化护理,主要包括给予患者口头基础宣教、基本病情护理、用药护理等工作。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以参照组为基础给予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主要内容有:①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信心。②术中护理:对患者各项体征、动作及表情等进行密切关注,并配合医师开展手术工作。③术后护理: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实时监测,观察是否具有出血倾向,出现异常时需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做好感染、疼痛、引流管、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工作。④出院指导:为患者制订科学详细的饮食计划、行为计划等,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对患者展开随访,叮嘱患者按时回医院进行复诊[2]。

1.3 观察指标 利用VAS视觉模糊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的疼痛(VAS)评分,VAS评分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利用焦虑(SAS)、(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采取SPSS18.0软件,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Mean±SD)代表,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h、术后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分选36例数作为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Mean±SD),研究组术后6h和术后12h的VAS(分)分别为:2.06±0.43,1.12±0.21;术后6h和术后12h的t值是8.855,p值都为0.而参照组术后6h和术后12h的VAS(分)分别为:3.68±1.01,2.35±0.47,t值是14.336,p值都为0.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研究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Mean±SD)

3 讨论

结直肠癌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表现或者部分患者伴有不适、大便潜血以及消化不良等,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患者会逐渐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痛、腹部包块、发热、消瘦以及贫血等症状。在结直肠癌的长期影响之下,不仅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产生了影响,同时也累及到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腹腔镜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一种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方式,但该方式在发挥着显著效果的同时也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h、术后12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围术期差异化阶段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组间直肠癌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