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精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部分临床指标对比研究

2020-03-07刘贻宁覃山羽吴丹劳伟姜海行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酒精性体征肝功能

刘贻宁,覃山羽,吴丹,劳伟,姜海行

1.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玉林 537000;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南宁 530000

酒精性肝炎(简称 )是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类型之一,酒精性肝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多在进展为AH或出现肝功能异常后才引起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炎(简称AIH)是一种肝脏实质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发生,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我国AH及AIH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异常,对不如实提供病史,或者缺乏免疫学及病理学检查依据的患者,容易造成诊断上的混淆。本研究通过收集AH和AIH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计算常用无创肝纤维诊断模型进行比较,以期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8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明确诊断的病例,剔除14周岁以下及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病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AH诊断参考《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排除合并AIH病例;AIH诊断参考《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排除合并AH病例。两组均排除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吸虫感染、肝恶性肿瘤、肝豆状核变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及临床资料不全病例。

1.3 方法 收集患者首次诊断时的性别、年龄、常见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总胆固醇等,并计算APRI、Fib-4、GPR进行比较,公式如下:

APRI=AST/AST正常值上限÷PLT×100

GPR=GGT/GGT正常值上限÷PLT×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AH组86例,男性占97%,女性占3%,AIH患者54例,男性占15%,女性占85%。AH组平均年龄50±13岁,发病高发年龄为41-60岁,占51.2%。AIH组平均年龄52±14 41-60 50.0%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症状、体征比较 两组常见症状、体征比较无明显差异,常见症状主要为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常见体征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下肢水肿及无阳性体征。

2.3 血常规、肝功能、总胆固醇比较 两组资料中RBC、MCV、GLO、ALT、AST/ALT、ALP的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AH组与AIH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Mean±SD)

采用ROC曲线计算得出从AIH中鉴别出AH的最佳MCV、AST/ALT阈值分别是97.25、1.20,对应的灵敏度分别是53.5%、58.1%,特异度分别是88.9%、68.5%。

2.4 APRI、Fib-4、GPR比较 对APRI、Fib-4、GPR结果进行非参秩和检验,提示两组APRI、GPR的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比较

采用ROC曲线计算得出从AIH中鉴别出AH的最佳APRI、GPR阈值分别是2.829、8.012,对应的敏感度分别是55.8%、59.3%,特异度分别是74.1%、75.9%。

3 讨论

本研究中AH组男性多见,而AIH组女性多见,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2],高广甫等[3]对206例AH患者的研究提示40-6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而欧洲临床实践指南亦指出40-60岁为AIH高发年龄段之一[4],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AH组中MCV升高比AIH组明显,考虑是因为长期饮酒导致维生素缺乏,蛋白质及核酸合成障碍而出现红细胞体积增大,从而导致MCV升高。国内外研究表明,AH患者的ALP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而AIH则为中度升高,与本研究数据一致。但是各种肝实质性病变、肝内外阻塞性病变均可引起ALP升高,肝病各病变阶段存在交替重叠等情况,所以ALP水平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需要更大样本并排除胆汁淤积的其他因素的对比研究进行探讨。

AST及ALT是判断肝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相关文献指出,AH患者AST要高于ALT,即AST/ALT>1,AIH患者则相反,即AST/ALT<1[5],AH患者中AST/ALT>2的占70%[6],而本研究AH组中AST/ALT>2的占27.9%,明显低于上述报道,与叶茂聪等[7]报道的AST/ALT>2发生率17.4%较为接近,可能与部分病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就诊时已经戒酒等因素有关,杨松等[8]经过对比中美欧相关指南后指出:典型AH患者AST/ALT 可>1.5-2.0,但在临床实际中出现AST/ALT>1.5的比较少见。计算结果表明当AST/ALT>1.2时更加倾向于诊断AH,但临床上将AST/ALT用于AH诊断时的确切标准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证实和确定。

AH和AIH均可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所以评估肝纤维化情况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PRI、Fib-4、GPR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AH组的APRI、GPR水平比AIH组高,考虑与AH患者的AST往往比ALT要高,AIH组则相反,以及AH组的GGT升高更明显等因素有关。APRI、GPR在两者鉴别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由于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资料中缺乏肝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验证,所以通过将优势单项指标进行组合,计算APRI、GPR在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阈值,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验证。

希望通过本研究引起更多学者对两者临床指标异同及其临床意义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

猜你喜欢

酒精性体征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