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0-03-07王晓珊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妇产科器械工作者

王晓珊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12

手术室一直是妇产医院特殊的一个治病救人的环境,在这里医生和护理工作者可以密切配合,进行一台台的手术,迎接新生命,抢救危重患者,拯救妇女的生命。在每一台手术面前,医护人员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不可出现丝毫的误差,最大程度上解除患者的疼痛感,尽快的恢复健康。本文主要观察、分析妇产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2017年8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我区同等级别的医院手术室护士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5.2±4.4)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2名,主管护师66名,护师32名。工龄:>5年的64名,1-5年34名,<1年32名。文化程度:本科学历54名,大专学历46名,中专学历20名。

1.2 方法 借助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展开一系列的调查,问卷设计参考有关的资料展开设计,内容主要涉及了一般情况、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等,其中一般情况主要包括了护龄、年龄、文化程度、技术职称等。本研究一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危险因素

2.1 妇产科手术室护士的防护行为研究 手术室护士在接触HIV、梅毒患者时不戴手套者占90.8%,偶尔戴手套者占9.2%。可见,手术室护士的主动以及自我防护意识不高,需要进一步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主动防护意识,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具体见下表1。

表1 妇产科手术室护士的防护行为研究[n(%)]

2.2 手术室护士被锐利器械刺伤原因的分析 在妇产科手术配合中会需要应用剪、刀、缝针等锐利器械,极易对自己和他人带来损伤。在传递手术用品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被锐利器械刺伤的出现率高于装卸和清洗时的出现率,手术室护士被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具体见下表2。

表2 手术室护士被锐利器械刺伤原因的分析[n(%)]

2.3 噪声 一般情况下,噪声大于60分贝,就会造成听力的不良反应。妇产科手术室吸引器的应用频率最高,新生儿的啼哭,再加上工作需要的对话以及物品、仪器的移动,患者的呻吟、躁动等,均使在环境工作的工作者引发生理反应,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迟钝,心里反应会发生急躁、焦虑、头痛、抑郁等[1]。

2.4 消毒无菌剂 器械护士所使用的手臂消毒剂,会造成过敏、皮疹,福尔马林散发的气味会制约呼吸,严重者会造成支气管炎,手术室是一个密闭的状态,空气中会出现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会让护士发生头晕、恶心等情况[2]。

3 防护途径

3.1 科学安排工作程序,缓解心理压力 针对白班护理工作者需要科学安排巡回和上手术台的次数,节假日和夜班安排预备班护理工作者。对于手术量多、有重患需要随时调备班。白班组织专人打饭,轮流进餐,夜班晚餐送至手术室[3]。构建优良的早餐习惯,组织科学的膳食营养,帮助体力恢复,团结友爱、经常安排科室活动,确保大家有一个放松、愉快心境。比如,给器械护士安排高凳,在工作量超负荷的情况下需适当放松。

3.2 强化自我防护降低特殊性质的影响 优化走动、站立的强制姿势与体位。在不制约手术配合时,在术中可轻微转动颈部或者展开头后仰运动,在术后展开颈后自我按摩。在固定站立操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允许的范围内将站姿调整或者坐高凳、左右腿交替站立将身体支撑或者活动下肢,在穿弹力袜、平底鞋的情况下,需要在休息时将下肢抬高,确保血液回流,同时重视腰背部肌肉锻炼,避免腰背损伤与下肢静脉曲张。同时,需要给器械护士安排高凳,降低静脉曲张的出现。

猜你喜欢

妇产科器械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健身器械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