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的临床研究

2020-03-07何瑞锋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治未病组间血糖

何瑞锋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珠海 519020

“治未病”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理念是我国中医中的经典理念,其理念目标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已病防恶,康后防复,这一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1,2]。如今中医“治未病”理念已经广泛运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本次所选80例糖调节受损与高危人群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6年06月份-2017年06月份,旨在探讨在糖调节受损与高危人群中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效果,总结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本次所选80例糖调节受损与高危人群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6年06月份-2017年06月份,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一般干预方式,观察组40例则在一般干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干预。观察组女性患者占17例,男性患者占23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2.5±7.4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女病患,有22例男病患,年龄47-79岁,年龄均值(63.8±6.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采取一般干预方式,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血糖监测等,干预的时间维持1年。观察组40例则在一般干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干预。

1.2.1 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经专科医生来主讲,主讲内容涉及血糖监测、基础知识与运动疗法等,同时制作糖尿病的防治手册,发放给每个人。

1.2.2 运动干预 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有氧的运动,强度等同于50%-60%最大的吸氧量运动水平,运动的方式包含划船、步行与慢跑等,运动的时间是30分钟-2小时,一个周不可以少于150分钟,如果是肥胖者一个周需要运动250-300分钟,在餐后的1小时运动。

1.2.3 营养干预 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日常需要摄入能量进行控制,非肥胖患者每天摄入总热量是25-30kcal/kg,中等的体力劳动一天摄人总热量是30-35 kcal/kg。其中,50%-60%为碳水化合物,15%-20%是蛋白质,20%-30%是脂肪,不可以食用糖与酒精。

1.2.4 食疗 人参粥:6克吉林参、30-60克粳米,用猛火煮开,文火煮1.5-2小时,经调味以后食用,一天1-2次。②山药、薏仁、玉竹分别9克,添加适量的瘦猪肉,煲2小时,调味以后食用,一个周1-2次。

1.3 观察的指标 (1)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每;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研究开始及1 年综合评估时各记录1 次;(2)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受试者自我管理水平(采用ES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健康调查简表(SF-36)。

1.4 统计学分析 对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实施分析,(Mean±SD)表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种类,t检验,[n(%)]表示不合理用药处方,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后患者血糖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患者血糖情况对比(Mean±SD)

2.2 比较血脂水平分析 干预后,两组患者TG、HDL-C、TC、LDL-C、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均发生显著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2。

2.3 各项指标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水平、自我管理的能力结果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水平、自我管理的能力评分均有升高组间护理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Mean±SD)

表3 各项指标对比(Mean±SD,分)

3 讨论

治未病属于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念,该理念包含了预防疾病、防治疾病以及预防治愈后的疾病,因此治未病理念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有重大的意义[3,4]。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需要的时间,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但是患者长时期服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不良影响[5-8]。以往的健康管理中,通常将异常指标作为不健康标准,而中医“治未病”理念则强调了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进行健康管理,实施于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全过程,同时运用药物调治、药茶、情志调摄、药膳食疗、药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9,10]。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TG、HDL-C、TC、LDL-C、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均发生显著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水平、自我管理的能力评分均有升高组间护理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综上,在糖调节受损与高危人群中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指标,可推广。

猜你喜欢

治未病组间血糖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