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3-07方昌茂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卡培氟尿嘧啶奥沙利

方昌茂

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115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主要以综合性化疗方案为主[1]。为探究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本文特抽选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进展期胃癌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进展期胃癌患者78例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21:18,年龄分布区间42-75岁,均龄(58.62±1.63)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23:16,年龄分布区间45-79岁,均龄(58.74±1.65)岁。采取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组患者基线资料展开对比,组间差异小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ECF化疗方案,阿霉素(第1d,静脉滴注,60mg/m2)、顺铂(第1-3d,静脉滴注)联合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500mg/m2,持续4d),一个疗程为3周,持续3个疗程。

研究组采取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奥沙利铂(第1d,静脉滴注,130mg/m2),联合卡培他滨(第1-14d,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剂量1500mg)一个疗程为3周,持续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 判定指标:完全缓解(CR):4周内病灶完全消失,且未出现新病灶。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减小50%,4周内没有出现新的病灶,病情稳定。(SD):病灶体积减少小于50%或增加小于25%,维持4周。进展(PD):病灶体积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2]。

1.3.2 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情况,分为0-4级,其中3-4为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以观察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别使用均数(Mean±SD)和例(n)、百分率(%)录入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4.0软件中进行T值和χ²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对照组CR4例,PR11例,SD13例,PD11例,总有效率71.79%,研究组CR10例,PR16例,SD9例,PD4例,总有效率89.7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Mean±SD)

3 讨论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Ⅲ、Ⅳ期,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进展期胃癌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顺铂联合五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毒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临床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在手术围术期给予患者新辅助化疗,可减轻组织水肿,缩小肿瘤分期,减少瘤体,同时消灭微小淋巴结转移灶,增强手术切除率,术后转移发生率低,增强疾病治疗效果。

奥沙利铂属于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可阻滞DNA的合成及复制,其DNA结合率高出顺铂10倍以上,与顺铂相比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其活性、疗效、不良反应耐受度均更高。卡培他滨属于新型五氟尿嘧啶氨甲酸酯类药物,经酶代谢可转化为5-氟尿嘧啶发挥作用,提升抗肿瘤效果,且生物利用度高,在肿瘤组织内高浓度表达,可维持持续性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药代动力学特征,从而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由此可见,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可协同作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且降低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卡培氟尿嘧啶奥沙利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
N1或N3-单取代炔丙基或烯丙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