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中治疗效果并分析安全性

2020-03-07袁晴晴梁绍钦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放化疗

袁晴晴,梁绍钦

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亳州 236800

放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之一,但实践发现其效果不佳。而近期报道发现,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为此,本次研究特选取6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的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6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2.16±9.48)岁;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2.25±8.51)岁,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家属知情同意并排除其中存在意识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严重器质性损伤和过敏体质的患者,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放化疗联合治疗,即以三维适型放疗技术常规切割放疗,并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62,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0 mg溶于20-3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1次/d,以8 d为一个周期,间断用药3-4周期。观察组则联合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即取阿帕替尼(国药准字H20140103,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餐后半小时口服850 mg,1次/d,连续用药至疾病进展。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疗效变化,评定标准参照WHO实体肿瘤客观判定标准[1],即完全缓解:症状恢复且无不适反应;部分缓解:疗程结束患者症状好转,但存在轻微不适;无变化:治疗后症状教之前无显著变化,但症状能够控制;进展:病情持续恶化。②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分析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症状较重,由于患者体质降低和机能衰退,很难接受外科治疗。而放化疗联合治疗成为其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耐药性不断增长,药力作用不断下降,其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有学者将阿帕替尼用于其中并取得良好效果,而本次研究则针对其机制展开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在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其有效率可达96.97%明显高于放化疗的75.76%。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阿帕替尼是首个被晚期胃癌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的形成,而肿瘤血管生成受到抑制后,其细胞增殖同样会受到抑制,若在此基础上给予放射治疗,则能够最大化的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强化放射治疗作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2]。而两组不良反应中均以胃肠道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为主,联合治疗不良反应更低主要是因为阿帕替尼能够增强患者耐受性,进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本次研究和王学敏[3]、王雪莲[4]等学者一致,进一步说明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效果良好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将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放化疗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谢萍教授辨证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