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肝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及安全性

2020-03-07任立军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酒精肝抗结核肝炎

任立军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慢性肝炎在我国是多发病,患者有慢性肝炎,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使用SM、EMB、Z、R、H药物联合治疗。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案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的损害,因此使用药物时,需要合理用药,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查我院在2014年1月-2019年1月慢性肝炎治疗患者,抽查过程中采用随机方法调查。本次抽查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16例,乙型肝炎抗体阴性患者34例,酒精肝患者60例。

1.2 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50例采用HRZ治疗。乙型肝炎抗体为阳性患者采用HRZ治疗方案,使用药物治疗时间为一到两个月;乙型肝炎抗体阴性患者采用HRZ治疗方案,使用药物治疗时间为一到两个月[1]。酒精肝患者分别采用含INH治疗方案和不含INH治疗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采用HRZ治疗方案,损害率为56.25%;乙型肝炎抗体阴性患者使用HRZ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8.82%;酒精肝患者才采用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30%;酒精肝患者采用不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6.66%。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采用不同质量肝损害情况

3 讨论

根据对抗慢性肝病使用的药物伤害人体情况调查,抗结核药物主要有着SM、EMB、Z、R、H。单独对药物使用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率为:Z损害发生率为7.3%、R损害发生率为11.3、H损害发生率为1.1%;如果采用RFP和INH联合使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发生率可以是前面药物的3到5赔。在抗结核学术界认为,结核病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出现药物对身体伤害的时间段一般都发生在初期使用药物的1到3个月之内[2]。笔者对抗结核药物使用的临床情况来分析,曾经遇见一位患者使用HRZS联合用药的治疗者,这位患者完成治疗方案以后,停止使用该药物的几周内出现急性肝坏死,造成患者死亡。从这个案例中观察可得,慢性肝炎患者使用联合药物抗结核后期,甚至是患者停药后,还是有可能出现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情况,严重者可出现死亡。在一些先进国家使用抗结核病治疗时,出现损害患者身体的情况要比我国低,因此在联合使用药物抗结核方面还有研究空间。当然我国使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身体损害率高于其它国家情况,不完成是药物原因造成,和国民身体素质、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有一定关系。

对慢性肝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效果对照中,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采用HRZ治疗方案,损害率为56.25%;乙型肝炎抗体阴性患者使用HRZ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8.82%;酒精肝患者才采用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30%;酒精肝患者采用不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6.66%。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数据的分析来看,乙型肝炎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但患者的如果抗体阳性,造成肝脏损害率高,相反如果采用相同的方案在抗体阴性的患者中,损害率非常低。酒精肝的治疗中,酒精肝患者分别采用含INH治疗方案和不含INH治疗方案。对肝脏的损害情况也是不相同,相对而言采用含INH治疗方案的肝脏损害率高[3]。

从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慢性肝炎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会因为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出现肝损害发生率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使用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药物。同时在国外的研究中以氧氟沙星为基础而没有RFP的抗结核方案与以RFP为基础的抗结核方案效果一样;而INH和RFP联合肝损害发生率较与PZA+氧氟沙星联合高。

在我国目前的慢性肝炎的治疗中,特别是肝功能异常的重症患者,医学界普遍认为在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情况,选择药物要有着全面的保肝功能。并且采用的化疗方案,使用药物也要求对肝脏损害小。严重肝功能患者采用以上治疗方案以后,能提高患者的生命周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酒精肝抗结核肝炎
《世界肝炎日》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酒精肝、脂肪肝的区分和预防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酒精肝是怎么造成的
这些症状提醒你患有酒精肝
酒精肝患者的饮食调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