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阻滞与对策

2020-03-04柯政彦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教学资源

柯政彦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我国自2004年开始举办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十多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始终是各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指挥棒。教育部颁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实施规划(2017-2020年)》等通知文件,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举办指明了方向,为地方和职业院校举行比赛提供了依据。〔1〕以2018年教育部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例,高职组就已有68个赛项,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下,各省又设立了省级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已趋于常态化。职业技能竞赛参赛的学生按照企业需求的高标准进行专门培训,他们既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形成了临场应变、高抗压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以及精益求精、刻苦拼搏等良好的职业素质,他们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成为了各大企业所青睐的人才。

一、国外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案例

日本从1962年起每年都举办全国综合技能展、全国技能竞赛大会、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等活动,也是从1962年开始逐年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并早在1970、1985、2007年三次承办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日本每五年修订一次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把职业培训、技能竞赛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给予了法律地位,建立了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经费分摊机制和卓越技能者表彰制度。这些措施为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成长为经济大国,并在世界产业链占据高端位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举办国内职业技能竞赛的促进与推动,其表现有,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积极打造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以法律手段保障并促进韩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在举办国赛时,其竞赛工种与世界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衔接,以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

二、我国高职院校利用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育改革面临的阻滞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德能兼备”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竞赛项目均由行业企业或企业学校联合申报和举办,竞赛项目展现了行业产业技术的新发展,反映了企业岗位技术技能的新需求。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错误的理念指导下,只注重竞赛成绩,并没有扩展职业技能竞赛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更新不同步,教师双师能力还不能匹配教育教学要求,课程思政融合和立德树人培养还有待加强。

(一)赛项设置未能精准服务专业优化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是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的,职业技能赛项的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依据和专业改造升级的主要内核,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调整为各高职院校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提供契机。

当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对获得国赛和世赛奖牌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重金奖励。但是,由于过分对金牌的追求,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导致部分职业院校只是“为赛而赛”,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成为两张皮,甚至是出现了几位教师专门围绕着种子选手进行集中封闭训练,未能发挥职业技能竞赛赛项设置引领学校专业设置与优化的作用。〔3〕因此,需要改变“为赛而赛”的状况,推动职业技能竞赛从“精英教育”向“普众教育”转变,提升专业人才整体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为专业升级改造服务。

(二)赛事评价未能高效服务教学诊改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定采用按职业岗位评价的方式,评分的细则按工作任务中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制定。但是当今社会各界和职业院校把技能大赛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学优劣的唯一标准,社会各界对大赛的关注,广大师生对大赛的热捧,已经让大家忽略了技能大赛只是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一个环节。选手一旦获得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地方政府、学校则会重金奖励,他们毕业之后要么留校进行实训教学,要么被一些优质企业高薪招聘挖走。相比国内对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的过分关注,国外多数国家的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含世界技能大赛)在比赛之后生活和工作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他们参加技能竞赛只是为了获得锻炼、拼搏的机会,是为了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从中外对技能竞赛的赛事评价差异来看,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还未能发挥服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作用。因此,需要改变我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过分重视竞赛结果的评价导向,着重发挥评价诊断教学过程、引导教学改进的发展性功能。基于此,需要系统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推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形成师生、情境与资源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

(三)赛事资源未能有效转化教学资源

为了使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惠及更多师生,对技能竞赛进行资源转化十分必要。职业技能竞赛资源转化是对历届大赛积累沉淀的赛项资源、教学设备、组织制度、赛项设置等进行整体梳理、系统遴选与深度提炼形成教学资源的过程。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方案、题库以及设备,其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属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在竞赛的引导下,要求专业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提出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通过对竞赛项目内容、规则、标准的解读及竞赛历年试题的剖析,将竞赛方案转化为专业课程内容,开发满足竞赛需求的校本教材。但是,由于教学应用、专业建设、课程学习、培训鉴定、竞赛训练等要素较多,以及资金支持较少,再加上校企自主转化意识薄弱,教师缺少转化技巧导致赛项资源包、专业资源包、课程资源包等整体结构的分散,技能竞赛资源转化路径单一,技能竞赛资源转化与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相脱节。〔4〕

(四)赛事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有限

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才能更好教好学生赢得比赛。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德国和英国,教练培训选手时都是自己亲手演练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当场展示正确的技术流程和操作步骤。如此,在教练的演练下,参赛选手能及时纠正不足提高训练效果,同时教师也能获得技能再提升,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而我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由于缺乏企业实操经验,只是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亲自演练纠正,提出的办法也是未经验证,只能评判结果,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因此需要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与行业产业技术发展脱节,专业课程教学和课程内容升级改造能力跟不上企业生产岗位对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现象。以竞赛项目的技术标准、竞赛设备、操作规范为引领,形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提出教师达成德艺双修的途径和方法。

三、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加快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竞赛内容设计以及学生技能要求上,紧跟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和素质需求,瞄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上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推动教材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积极联合竞赛技术支持者,如联想集团等企业参与教材编写,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二是研究分析近几年国赛规程和要求,将国赛考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校本教材和讲义中,编写活页式技术应用教材;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围绕职教教学改革,借助智慧职教服务体系,实现“教材+微课+MOOC+SPOC+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教材+AR+虚拟仿真”平台,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从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5〕

职业技能竞赛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竞赛旨在考查参赛选手在企业真实项目环境下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强调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力、抗压力、职业规范等要素。面对“三教”改革的要求,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思想和一些具体的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建立真实场景式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以老带新、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团队意识增强。教师参照国赛竞赛规则和机制,模拟国赛环境,建设“类国赛”的教学环境。对国赛装备进行二次研发,重构和模块化国赛项目,把国赛项目转化为课程教学项目,教学设计中完全对接国赛模式,并通过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四个环节组织和实施教学。

(二)丰富成果转化的具体方式

明确成果转化形式,设计成果转化架构,探索“将竞赛理念、内容、考核方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现代生产工艺、行业标准、服务规范引入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转化模式,可将赛项成果转化为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在线开放课程和数字化资源。结合日常实训教学,把竞赛设备转换为实训教学设备,解决综合实训的教学载体紧跟行业发展问题;把竞赛任务改造成实训教学项目,解决实训教学内容问题。

在开发成果转换内容中,分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项目,建设高职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形象清晰地展示专业技能技术要点,使教学资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把职业技能竞赛设备开发成通用实践教学设备,把技能赛项内容转换成综合性实践教学资源;而因为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能有效辅助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泛在式”学习,可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把紧跟行业最新技术的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解决线上资源建设问题。依托竞赛内容的先进性,开发移动学习、虚拟仿真、VR、游戏等数字化资源,结合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共建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开发职业岗位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和工作内容训练,强化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

(三)建设“一专多能”教师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职业技能竞赛需要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教会学生更多知识。立足“学培赛建”,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学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和奖惩机制体制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学习,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培养教师创新精神。组织教师参加前沿专业技术培训,参加企业实际工作锻炼,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6〕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省、国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掌握行业标准、精通先进设备、熟悉技术应用;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竞赛,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教学项目遴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力争打造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程,又具备企业实际操作技术技能,同时还能担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与赛事培训教师的多面型教师队伍。

结语

2020年3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发布公告,今年停赛一年,自2021年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改为两年一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努力使技能大赛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

职业技能竞赛既是职业院校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专业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通过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现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保持教材较高“技术跟随度”,更新教师教学方法,使职业技能竞赛成果惠及更多教师与学生。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教学资源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