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英语语法教学探析

2020-03-03郭晓冰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例句谓语

郭晓冰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1)

语法是职业院校学生极为薄弱的一环,同时又是英语学习极为重要的方面。语法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基础之中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语法基础做支撑,无法理解一篇文章的具体句子[1],即读不懂文章;不能够说出正确的句子,即讲不出地道的英文;无法写出符合语言规则的地道的英文句子[2],即写不出正确的英语文章.很多同学对语法感到“头疼”,觉得语法学起来毫无趣味。因此,如何将语法教学研究透彻,如何将英语语法讲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听[3],同时又能真正地让学生理解并会熟练运用语法来遣词造句以及正确地输出语句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们迫切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英语语法方面的现实学情

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底子薄,在语法方面尤为薄弱。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法知识,谈语法色变,提不起兴趣,很多学生直接放弃学习语法。知识方面,学生的语法知识非常有限,有的学生甚至连初中阶段就学过的最基本的定语从句都不理解[4]。能力方面,学生运用语法来灵活造句行文等的能力欠缺。同时学生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学好英语语法,更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

二、改变现状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语法方面非常薄弱,因此不能按本科学生的要求来看待专科学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学情,教师在讲语法知识时,一定不能贪多求快,不能想着讲过一遍学生就能够彻底理解,而是要有耐心,一遍学生没有彻底理解,就再讲第二遍第三遍,而且要隔一段时间再讲一遍,直到让学生最终透彻理解语法知识。

总体来说,在语法教学方面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巧妙设计教学步骤,不一定要用多高深的专业术语,教学要接地气,“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让学生听懂”才是硬道理。在英语课堂上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去给予特定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每一个特定的学生都能够有特定的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讲语法规则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学生英语语法方面非常欠缺,如果教师用很专业的晦涩的语法术语来讲课,学生则很难理解,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的语法术语来讲课,而是通过给出学生现有水平下能够理解的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专业等方面的例子,用生活化的话语把很难的语法知识点给学生讲明白[5]。这里介绍一下笔者在本学期教学中讲解定语从句这个语法点时采用的教学步骤。在讲解定语从句这个语法点时,首先给出一个中文短语“寒冷的天气”,让学生找出定语是哪一个词语。多数学生会立刻回答“寒冷的”是定语。之后再列举几个类似的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如“忙碌的生活”“美好的未来”,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出“忙碌的”和“美好的”是定语。那么继续启发引导学生,刚才列举的三个短语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充当定语,分别是“寒冷的”“忙碌的”和“美好的”。在英语中除了用一个词语充当定语以外,还可以用一个句子来充当定语。如果用一个句子来充当定语,那么这个句子就叫做“定语从句”。如句子The lady that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n Beihai Park now is my mother中that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n Beihai Park now也是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是用来修饰“the lady”的,因此句子that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n Beihai Park now充当the lady的定语,这个句子that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n Beihai Park now就叫定语从句。此时顺便启发学生英文在这一点上和中文是不同的:中文只可以用词语来充当定语;英文却既可以用词语来充当定语,也可以用句子来充当定语。如此讲解,很多同学恍然大悟,他们从初中以来一直头疼的定语从句原来是如此的简单,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定语从句的含义。

总之,要用生活化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例子,去将复杂的语法点娓娓道来,逐步点拨[6],帮学生树立信心,慢慢地使学生爱上英语语法,并不断丰富语法知识。

(二)在讲语法规则时,注意进行中英文对比

不仅要把英文规则讲好,还要注意将中英文进行对比,辨别英文语法与中文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对于英文规则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如在介绍have something done这条语法规则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它的含义是“让某事被做”,还要告诉学生这件事是“别人”做的,并非说话人自己做的。给出学生一个例句I had to wait for another two months to be able to have the car fixed。(直接翻译:我不得不再等两个月才能让车被修上)。这时提问学生:这辆车是谁修的?是我修的吗?进而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们不知道具体是谁修的,但是肯定不是说话人“我”修的,而是说话人以外的别人修的,有可能是4S店,有可能是汽车修配厂,总之是别人修的。接着让学生对比下面两句话:1.I will have the car fixed,“我修还是别人修?”2.I will fix the car,“我修还是别人修?”学生一般能够回答出正确答案,第一句里是别人修,第二句里是我自己修。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have something done的内涵。接着,再提问学生,“我要去(理发店)剪头”这句话翻译成英文是应当是I will cut my hair还是I will have my hair cut?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再重新强调一下have something done的确切内涵。正确答案应当是I will have my hair cut。如果不小心说成了I will cut my hair,则证明是我自己给自己剪头,而这并不符合一般的逻辑,除非极特殊情况,否则自己给自己剪头是不合逻辑的。在此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如下内容:I will have my hair cut和I will cut my hair翻译成汉语都是“我要去剪头”,但是这两个英文句子的内涵是截然不同的。第一句是别人给自己剪头,第二句是自己给自己剪头,进而引导学生:很多时候,两种事物的表象是相同的,但是内涵却是不同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中英文的差异,让学生爱上英语语法,又帮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语法规则。

(三)语法教学不能脱离句子,不能只讲规则,同时例句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

脱离了具体例句来讲语法就像无水之源,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一定要结合具体例句。例句要尽可能地生活化,便于学生轻松理解,同时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具体的语言规则[7]。这样,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重复多遍语法规则要好得多。

例如,在讲一个具体的小的语法规则“only+状语”如果放在句首,后面句子的主语谓语要半倒装时,一定要给学生举出具体例句,结合具体句子给学生讲解。首先给学生一个不倒装的例句He can get up at 5 o'clock only in the school(他只有在学校时才能五点钟起床),这时提问学生划线部分“only in the school”在这句话中作什么句子成分,学生很容易答出作“地点状语”。接着将only in the school放在句首,问学生后面句子的主语谓语应该怎样倒装。在此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句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什么,通过分析,学生会得出原句主语是He,谓语是can get。教师进一步讲解主谓半倒装指的是将can提到主语前面即可,而get仍然放在主语He的后面,就变为Only in the school can he get up at 5 o'clock。紧接着继续给出三个类似例句,帮助学生体会并最终理解。之后再给出一个不带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的例句,先给出不倒装的句子He solved the problem only in that way,只有通过那种方式他才解决了问题。该句的主语是he,谓语是solved,告诉学生solved可以看做是did和solve的结合,因此在需要倒装时,要这样来行文Only in that way did he solve the problem,即He did solve变成了did he solve。

(四)在讲解语言规则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分类和联想记忆

在介绍一个语言规则时,不能孤立地讲,要注意联想其他相同或类似规则的情况,有助于学生分类和联想记忆。

如在讲下面这道A级真题的语法题时,62%of the people surveyed said they always avoided_____their smartphones during meals.A.use B.using C.to use D.used[8],在介绍完avoid后要加doing之后,还要继续介绍其他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后面也要接doing的情况,如imagine、suggest、enjoy、finish,keep on等,让学生同时将这些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后面都要加doing的语法规则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牢牢记住。在此过程中,间接地启发并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很重要的方法即分类和联想记忆法[9]。

又如,在讲解下列语法规则即“表示否定含义的副词放在句首时,后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需要半倒装(即把谓语部分的助动词放在主语的前面[10],而一般的实意动词仍然放在主语的后面)”时,要让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规则,即“only+状语”放在句首时,后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同样也需要半倒装。”同时给出两个类似语法规则的简单例句,即Never have I gone to London和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you become extremely successful,以此帮助学生理解。

总之,语法教学一定要变得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师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总结,不断地变换授课方式,以此给学生以学习语法的信心,引导和帮助学生爱上语法学习,并最终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法知识并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法。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例句谓语
非谓语动词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非谓语动词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有提示词的题型解析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