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2020-02-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杨 静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

心绞痛指的是冠状动脉血供难以满足心肌血液需求引发心肌缺氧、缺血,引发疼痛。发病因素与情绪激动、激烈活动等有关,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自行缓解。多数心绞痛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硬化疾病。临床心绞痛分为不稳定性与稳定性两种,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心脏不良急性事件,给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心绞痛患者因疼痛存在恐惧、恐慌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护理。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8:23,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5.38±6.13)岁。试验组男女比例为37:24,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5.47±6.3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满足冠心病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同意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感染;认知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脏器功能严重不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干预为主,内容为将冠心病心绞痛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对其饮食进行指导,嘱咐患者适宜运动,忌烟酒,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与相关注意事项等。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如下:其一,入院评估。入院后护理人员将住院须知及病房环境介绍给患者,告知患者检查项目与相关注意事项。抽血检查必须空腹,给予胸片、心电图及常规检查。询问患者病史及严重程度,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完成护理路径制定。其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解答其存在的问题,增进与患者间关系,获得患者信任。将冠心病心绞痛诊疗与预计结果告知给患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作用讲解给患者,改善其错误疾病认知。还可将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其三,护理监督。主管护师或护士长监督临床护理路径时间具体情况并进行监督,掌握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治疗状况,耐心地回答患者存在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依据相关文献[2]中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临界值为50分,分数与严重程度成正比,即分数越高,抑郁、焦虑越严重。

观察记录两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抑郁、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主,抑郁、焦虑评分比较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析

干预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抑郁评分分别为(59.32±2.18)分VS(59.41±2.32)分,焦虑评分分别为(58.13±2.41)分VS(58.26±2.44)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抑郁评分分别为(50.48±1.22)分 VS(44.37±0.76)分,焦虑评分分别为(49.46±1.27)分VS(43.65±0.85)分,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试验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64%(1/61),对照组有5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出现心力衰竭,1例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为13.11%(8/61),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经心电图检查可提示R波导联ST段压低变化,发作数分钟后心电图提示恢复正常。患者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过程中极易引发冠心病心绞痛,一旦发病要立刻终止活动,如果未见病情缓解可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于缓解期心绞痛患者应嘱咐其忌烟酒,合理平衡膳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阶段,患者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且疼痛放射于左肩。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易压榨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并合并憋闷感,患者出现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加重心绞痛。临床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但由于患者缺乏疾病认知,护理过于流程化导致护理效果不明显。

临床护理路径是全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是依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3]。其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一种具备高效性、时代性及专业性特征。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时一般由丰富护理经验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完成。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文化程度、疾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具备较高可行性[4]。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相比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明确护理人员职责。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护理人员职责,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根据自身职责完成护理工作。其二,护理流程规范化。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后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路径表完成护理工作并认真填写护理路径表,使护理工作变得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其三,改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将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内容详细介绍给患者,增强其疾病认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5]。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均有所降低,试验组降低效果明显。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纠正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另外,试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较低。临床护理路径对可能出现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可能。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护理干预可调节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