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防治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

2020-02-27卡毛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藏药肺心病肺动脉

卡毛吉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青海 海南 813099)

慢性肺心病是因为肺血管或者胸廓慢性病使得肺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出现异常,加大了肺血管阻力,提升肺动脉压力,扩张右心室,伴或者不伴右心功能衰竭[1]。而常见引发因素为限制性肺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时寒冷区域以及北方区域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因为引发原因较多,当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期时需要到院救治,稳定期患者可进行维持治疗。本次研究分析藏药防治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择病例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文中选择分组对比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100例患者。50例观察组是由3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2.2±3.1)岁,50例对照组是由28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34.5±3.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确保患者气道顺畅,对其心力衰竭予以控制,按照病情选择利尿剂以及强心苷。

观察组:藏药治疗。急性期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二十五味主药卡擦散、清肺止咳丸、二十五味竺黄散以及十五味沉香散等。缓解期患者采用中藏药遵循祛寒化痰以及养肝清肺原则治疗,药方如下:服用芒交、回声甘露丸、十味龙胆花丸以及二十五味鹿角丸。完全缓解期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为晨间服用精华散,中午服用七味葡萄散。

1.3 效果评估

患者通过治疗后显效表现为临床表现以及体征消失,通过X线心电图检查炎症消失比例大于80%;患者通过治疗后有效表现为临床表现以及体征显著缓解,通过X线心电图检查炎症消失比例大于50%;患者通过治疗后无效表现为临床表现以及体征无任何变化,通过X线心电图检查炎症消失比例小于40%[2]。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后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检验数据时选择卡方,对比两组数据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进行治疗后显效例数26例,比例52%,有效例数20例,比例40%,无效例数4例,比例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进行治疗后显效例数21例,比例42%,有效例数17例,比例34%,无效例数12例,比例24%,总有效率为76%;组间数据经统计比较x2=4.761,P=0.029,对比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高海拔区域人们因为长时间处于干燥以及缺氧环境中,容易产生肺心病。即时人们对于此类疾病较为熟悉,但是不能进行及时诊断以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肺心病是因为肺动脉血管以及支气管病变提升肺动脉高压引发的一种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症状为肺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对其他器官产生损伤[3]。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证实有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室肥厚增大,失代偿以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为主,可做出临床诊断。除治疗肺胸基础疾病,改善肺心功能外,还需要维护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对感染进行控制,通畅呼吸道,将患者呼吸功能改善,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呼吸和心力衰竭进行纠正。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在急性发作过程中采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合理选择中药和藏药,可加强临床疗效,并且可将患者心肺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藏药防治慢性肺心病效果良好,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对上述药物进行增减以及配合服用,可将其肺脏通气功能改善,提升血氧分压,并且有助于将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将机体对于高寒缺氧耐受性提升,有助于加强自身免疫力,进而改善慢性肺心病病情。

猜你喜欢

藏药肺心病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