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赏识教育唱响体育课堂的主旋律

2020-02-25黄贞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体育孩子

黄贞贞

(莆田市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1]赏识教育理念主张,把赏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温暖和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体育课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对学生的任何一项技能的习得给予肯定,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自信,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赏识,激发运动兴趣

良言一句,如沐春风。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孩子都期待得到教师的赏识,赏识教育能让一个学生的状态从被动消极转变为积极主动。当学习成了自身的一种需要,那么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熟练运用赏识的教育理念,运用赏识的方法来对孩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得到鼓励,种下自信的种子,从“逼返”运动变为积极主动的锻炼,那么教师的体育训练将事半功倍。

1.赏识,给予尊重和信任

信任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赏识他们的行为。

在“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时候,这一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学生的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对于“过杆”,很多孩子会有畏惧心理。而身体肥胖的学生会更加有心理障碍。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赏识,通过语言或肢体进行激励,比如“不要怕,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好的,只要勇敢一点,就能很好的完成”,从而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当学生能够参与并不断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此时更加不能吝啬赞美之词,可以给予掌声,或者竖起大拇指,这些不同形式的赏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其产生成就感,自信地展示自己能力。

2.赏识,给予激励和提醒

激励是教师在课堂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是一把金钥匙,能让学生开启智慧之花,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赏识教育注重激励的作用。“跳上成支撑——前翻下”是一个典型的以腹部贴杠翻转的练习。对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强调前翻下时要适当控制身体,不能突然展髋,防止两腿摔落失去平衡,且两腿落地前,臂稍屈前用力引体。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听清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的语言赏识,也可以通过目光激励,或者肢体语言适时的肯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给予学生挑战高难度动作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学生完成动作过程。

3.赏识,给予成功和希望

前滚翻是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技能,很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有胆怯心理。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谜语——“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知难而退的时候,可在适时进行鼓励:“学会了前滚翻,你就可以像孙悟空一样会翻筋斗了,而且在关键时刻还可以保护自己呢!”这样的赏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训练结果有一定的预期,给予学生成功和希望。

二、赏识,训练体育技能

1.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

赏识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赏识,对于刚开始接受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作出表扬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当学生学会某一种运动技能,挑战成功时,教师适时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这样的赏识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让学生们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下自信地长大。

2.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技能

学生在练习“急行跳远”动作时,在高速度助跑之后,要以最高的速度攻板踏跳。这个过程会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停止不前。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蹲踞式腾空,在踏跳瞬间,摆动腿随身体,与地面成平行状态,保持这个姿态一段时间,然后踏跳腿向摆动腿靠拢,准备落地。有了方法,学生就有底气了,就可以大胆地起跳。同时,教师也可以做示范动作,让学生相信教师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这样学生就有起跳的信心和勇气了,技能的习得就水到渠成了。

3.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

体育技能训练不同于文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那么,当遇到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时,教师一定要懂得,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为了帮助孩子跨过自卑的“心理警戒线”。教师可以请求其他课任教师的帮助,可以在班级里举行一些以“培养乐观向上的个性”为主题的班会,为学生营造一个令他们感到安全的外部环境。同时,在课堂上不断挖掘这些特殊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同时,对每个人的不同个性都要做到同样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爱,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指明方向。

三、赏识,培养意志品质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赏识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对于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的影响。[2]那些“胆小”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成年人,尤其是教师的赏识。对于他们,教师不仅要热情地鼓励,更要做出及时而又准确的评价,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付出“真爱”,还要对他们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在欣赏评价中不断增加自信心,走出“恐惧”,勇敢地面对困难。

2.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赏识教育是是实现团队和谐的秘方。在体育课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毅力以及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互助,学会交往。在练习“蹲踞式跳远”时,很多学生有畏惧心理。可以先让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陪练”,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思想压力。但是,要想让学生完全消除压力,还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所以,当有学生出现迟疑不决和畏惧的表情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他:“只要你按照动作规范做,就不会绊手绊脚的。”有了教师的热情鼓励,学生就会勇气倍增。

总之,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来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给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技能体育孩子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