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用‘法’”凸显自读课教学真意

2020-02-25李青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居里夫人课型群文

李青

(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连江 350500)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是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采用的教学课型编排体系,自读课作为这一体系的课型之一,占据独有的地位,但当下的自读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自读课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自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正本清源,了解自读课的定位和功用,把自读课教成自读课、凸显自读课教学的真意,是初中语文教学亟需探讨的一大主题。

一、过细过简,自读课不像自读课

作为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中,常常发现许多教师对自读课教学的态度较随意、认识不清晰、教法不明确,由此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造成教学低效的问题很多,课型定位不清,教法不明,就是关键。”[1]反思自读课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无外乎以下两点:

1.精耕细读,“自读”无异于“教读”

许多教师的自读课课堂存在的问题是——不敢“放手”,课堂模式依然是精讲细析、字斟句酌的教读课模式。究其原因是并不了解新教材关于“课型”的分类与定位,缺乏对不同课型的内涵与功能的清晰认识,还是以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来详细讲析自读课文。课堂上还是聚焦“听、说、读、写”,以吸收和领会知识为要务,教学过程依旧以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为主。

2.放任自读,“课内”犹不及“课外”

还有一些教师的自读课课堂存在的问题是过于放手,放任自学,把自读课课堂变成了与课外阅读无异的自由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当甩手掌柜。究其原因还是对自读课的课型与要求不甚了解,将自读课的“自读”解读为自由读,而非在教师恰当引导下的以学生“自主”为主的阅读,对自读课上教师应担负的组织与引导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

二、推本溯源,自读课究竟何样课?

自读课该怎么上?要实现怎样的功用?教师在自读课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1.研读深悟,了解自读课定位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关于自读课的表述是:“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2]从中不难看出:区别于教读课“学‘法’”的目的,自读课的目的应在于“用‘法’”,也就是运用在教读课中所学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来学会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将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以自主性地阅读与体验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强化教读课习得之法并逐渐沉淀为自身阅读能力。简而言之——自读课,学生得自己读!它是对教读课所学之“法”的实践与强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是以促进学生自读理解为基础,通过明确目标、问题导引,科学地设计教学,牵引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入到自读课文语言的深处,品味悟读出“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绍振语)。

2.细思“用‘法’”,实现自读课功用

怎样在自读课上让学生用前面教读课所习得之“法”来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让自读课学习实现对教读课学习的实践强化、巩固拓展、内引外延的功用?细思“用‘法’”,学会“用”是根本。例如在教学《美丽的颜色》一课中,教师由前一单元学习的一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入,引出主人公居里夫人,既体现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其内容说说文章题目的含义,初步走进文本感知“美丽”;接着进入重头戏“群文阅读,寻找‘美丽’”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前面几篇课文所学的“学习回忆性散文、传记的方法”自主阅读《悼念玛丽·居里》《跨越百年的美丽》以及本文,解决三个问题:①圏点勾画出能表现居里夫人“美丽”的相关语段,并以“文中_______这一语段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的模式加以讨论。②这三篇文章,你觉得谁最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并说说理由。③请你阅读本文第23-26自然段与《跨越百年的美丽》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最后组织学生表达、交流、辨析,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与写作特点。该课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设置的问题、群文阅读、应用本单元前面教读课文所学的方法来自主学习,不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此类文章阅读方法的掌握,亦使相应的阅读能力逐渐得以沉淀,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立足“用‘法’”,自读课应是自读课

明确了自读课的“用‘法’”为本,那么该怎样更好地“用‘法’”上好自读课?

1.群文阅读,联合内外、勾连拓展

群文阅读就是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来上自读课,相对于单篇而言,既避免了把自读变精读又拓展了阅读的面,把课内自读与课外阅读勾连起来,真正把单元教学变成了“精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从而学“法”与用“法”形成相得益彰的一个教学整体。

2.立足“用‘法’”,师导生读、授之以渔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把握住了自读课文自读而非精读的基调,构建群文、一题多读,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旨在“用‘法’”、授之以渔。例如亦是在《台阶》一课教学中,另一位教师以“‘人物细节描写’群文阅读专题教学”为主题,紧紧围绕抓“关键词”开展“文本细读”自读活动,通过设计的“读写结合导学案”导学,让学生在学练结合中以自主思考为主开展“寻读、赏读、探读,研读”和“学习并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等活动,引导学生以所选三篇群文“《老王》《台阶》《儒林外史》片段”为范例品读细节、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对“选择有时代特点的场景、物件等进行描写”“写出慢镜头和放大镜的效果”“反复描写标志性动作、写出变化”进行深挖掘,自学了全文又完成了单元写作的任务,做到“读写”完美融合,点燃了学生自读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品读文本细节描写及运用细节描写进行写作的能力,以课内与课外、教读与自读的多篇文章实现“方法”的学习,立足“用‘法’”,师导生读,授之以渔。

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来进行自读课教学,须注意科学地选择和组织群文、实现群文阅读中的意义建构,避免其成为单文本阅读的简单叠加或陷入“多快费假”的泥淖,真正成为温儒敏教授提出的“‘1+X’课内外结合阅读要求”的有效落实方式,实现“研读”“研讨”的语文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居里夫人课型群文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