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介时代职校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0-02-22高侠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媒介主流意识形态网络

高侠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网络新媒介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意识形态的现状以及学生对学校利用网络新媒介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态度。介绍了如何整合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主动依托新兴传播媒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实践探索。以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详细列举了如何培养使用习惯、提升黏着力,关注意识形态、提升话语权,抓住热点事件、提升感染力,最大化发挥网络新媒介作用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网络;新媒介;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C-0062-0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媒介结构的颠覆性变革,也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空间发生转移。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全球各种思潮交汇碰撞,鱼龙混杂、价值观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职校生入校时仅15岁,“三观”尚不稳定,缺乏价值判断能力,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安全性形势严峻,给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对学生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

一、职校生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探析

为准确了解网络新媒介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意识形态的现状以及学生对学校利用网络新媒介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态度,我们使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有3898人提交了网络问卷。为便于学生理解“网络新媒介”,我们对其进行了界定:网络新媒介是通过大数据来维持稳定运营的总的媒介集合,最大的特征就是网络化以及互动性。本调查主要指学校的网站、微信、QQ、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网络社区等网络新媒介。

调查数据表明,32.77%学生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83.73%学生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的广泛应用为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成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数据显示,81.55%的学生使用手机查找资料,66.74%的学生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56.92%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互动学习思政类知识。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个性化学习场景、语音输出等优势特征,已广泛应用于学生群体中,并成为学生主动了解或学习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别有71.41%、55.58%的学生通过手机媒体或电脑了解或学习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知识。

同时,对待网络新媒介发布的信息,能够“慎重思考”的学生只占49.32%,大部分学生在自己发布或转发时,仅以直觉为基础做出判断,缺乏理性。对于在网络新媒介环境下学校是否应该加强相关教育,有43.3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5.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有迷茫,希望被引导。

网络新媒介凭借其所具有的信息传播迅速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如果将其作为学校的信息源与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可以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38.44%的学生认为依托网络新媒介开展思政教育“非常有用,大力支持”,44.03%的学生表示“赞同”。

与传统形式相比,依托网络新媒介的优势也十分显著,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其具有“教育内容丰富、个性化需求满足、师生互动增加、教育渠道拓宽、教育方法灵活、教育效果增强”等优势。

二、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介的应对策略

网络新媒介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变化与新问题同在。学校在正确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传播与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主动依托新兴传播媒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1.坚守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

一是将互聯网、手机等新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精心打造课件,吸引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避免枯燥的纯理论灌输,以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同时使用超星泛亚教学平台建立教学空间,将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小视频,强化理解。二是推行全员课程思政,将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既教书又育人,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带动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入理解。

2.拓展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

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对学校已经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相关实践工作并不满意,54.86%的学生认为“不经常或者很少”开展活动,只有50.65%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参加”。说明目前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形式不够丰富,缺乏意识形态教育主客体互动的相关实践活动,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形态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书本里,还要扩大到学校日常工作、点滴行为中。如利用学生闲暇时间组织社团活动、仪式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挖掘身边的“感动校园”人物,树立道德模范,奖评“三好学生”“优秀标兵”“先进集体”;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优秀事迹等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中展出,激发学生热情,增加教育影响力;加强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新媒介平台及时沟通,及时处理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校园情”。

3.积极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宣传的有效度,不仅取决于话语主体的宣传方式,还取决于话语受众如何接受以及接受的深浅。[1]因此,我们必须在有效把牢传统教育载体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使用频度较高的微信、QQ等,打造一批质量高、内容优、手段新的宣教新媒介。一是为学生建立一个客观、平等、真实的网络舆论环境,增强学生对通过网络新媒介发出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二是面对热点新闻和学校突发事件,利用好网站的影响力,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与结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三是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消除学生的疑虑,疏导学生的情绪,巩固和谐的学校氛围。

三、发挥微信公众号作用的校本实践

微信公眾号作为新媒介的典型代表,信息通过裂变式传播由一维向多维转变。相关数据显示,在社交应用方面,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最高且为87.3%。微信公众号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可实现学生群体的全覆盖,这是传统校园媒体无法企及的。[2]因此,学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

1.培养使用习惯,提升黏着力

学校设有“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青春凝聚药校”两个微信公众号,分别由办公室和团委主办,各有侧重,风格不同。创建初期,学生的关注度并不高,我们认真研究分析,把握网络媒介的话语特点,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正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摒弃长篇高论、刻板说教、宏大叙事的宣传方式,主动适应“短小精悍”“见微知著”的微语言特色,把“高大上”的理论术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道、极富时代气息的流行话语。[3]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对学生关心关注、联系密切的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和传达,通过改变话语体系,以生活化、交流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提升话语感染力。定期在公众号上举办互动活动,吸引学生甚至是家长参加,提升公众号的关注度。同时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把一些学生关心的放假、开学等通知,通过官微第一时间发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维护用户粘度。现在学生已经养成经常打开两个官微的习惯,随时关注社会上、校园内的事件,通过阅读和参与评论形成情感共鸣,增强了认同感,达到了自觉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效果。

2.关注意识形态,提升话语权

为充分发挥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学校加大了意识形态内容推送占比。“青春凝聚药校”2019年推送137期,与意识形态教育相关的79条,占47.3%;“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2019年推送信息45条,与意识形态教育相关的14条,占31.1%。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制作集合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在内的丰富且优质的内容,既紧扣主旋律,又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校园生活,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文本内容,还能感受到情感态度,增强推文的可读性、说服力,进而提高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3.抓住热点事件,提升感染力

因为疫情,学生不能返校上课,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被迫暂停。但意识形态教育不能松懈,学校借助2个微信公众号,指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积极进行自我防护、及时传达学校战疫工作安排。除了转发知识性文章和发布通知之外,官微及时报道了师生的抗疫行动和居家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学校毕业生胡艳同学逆行支援武汉的事迹,使师生备受鼓舞,纷纷转发评论,当天阅读量就达1667次,分享83次,彰显了其在意识形态教育上的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号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对提升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个新媒体宣传手段,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高地,从而更好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陈联俊,姚硕.移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消解与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

[2]张晶,等.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策略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8).

[3]谢文娟.高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微媒体话语传播的应对策略与理路[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责任编辑:陈向阳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GAO Xia

(Jiangsu Provincial Xuzhou Pharmaceut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zhou 221116,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new network media on the student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ents' ideology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students to mainstream ideological education by using new network media. It introduces how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ctively rely on the emerging media, and firmly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ideological work. Taking the official account of WeChat public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lists in detail how to cultivate habits of use, enhance adhesion, pay attention to ideology, enhance discourse power, seize hot events, enhance the appeal, and maximize the role of new media in the network.

Keywords: network; new media; mainstream ideology

猜你喜欢

新媒介主流意识形态网络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