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的搅拌”活力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2020-02-22吴伶俐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会学活力课堂乐学

吴伶俐

摘要:正值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之际,研磨一节节激发生命成长的活力课堂已成为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构建一节活力课堂首先需要构思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设计。本文以“混凝土的搅拌”为例,大胆尝试采用“游戏引领”贯穿于学与教的全过程,旨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对“乐学、会学、学会”积极尝试,分析学与教之后的经验与不足,为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评价性素材,为构建中职建筑专业活力课堂提供实践性资料。

关键词:中职建筑;活力课堂;游戏引领;乐学;会学;学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C-0054-04

中职生缺乏学习动力,中职课堂缺少生机活力,这一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打造一支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磨一节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生命成长的活力课堂已成为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到底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活力课堂,这已经成了当下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五实”的基本要求,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丰实。[1]同样,一堂“活力课堂”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更没有现成的范式,但有其基本的评价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要得到充分地激发,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本文以“混凝土的搅拌”为例,大胆尝试采用“游戏引领”贯穿于学与教的全过程,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对“乐学、会学、学会”积极尝试,分析学与教之后的經验与不足,为提升本地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评价性素材,为构建中职建筑专业活力课堂提供实践性资料。

一、案例描述

“混凝土搅拌”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章节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江苏省中职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培养目标,正确掌握混凝土的搅拌知识,是中职建筑专业学生熟练实践于混凝土施工现场湿作业时的根本理论性保障。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节课的设计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结合学生认知特征,综合本节课知识特点、课时计划安排,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设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原材料组成和各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混凝土搅拌的方式和投料顺序;(2)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合作、反思中达成乐学、会学、学会的效果;(3)培养学生主动、勤奋的学习态度,树立团结协作,安全文明作业的观念。确立教学重点为“混凝土搅拌的方式各自适用的对象”,教学难点是“一次投料与二次投料的顺序”。本节课采用“游戏引导”的教学策略,巧妙创设“悦学拉力赛”这一教学主线,运用“预习导航、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拓展提升”的活力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具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如下。

(一)预习导航,情境导入

课前推送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任务书至网络学习平台,意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先学后教”的学习习惯。将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适当均衡,组内异质、互为补充的原则分为四个小组,依据学情确定各组组长,由组长分配各自任务。新课伊始,首先播放一段截选的“马拉松”赛跑视频作为“提醒学生大脑程序”快速转换到“进入上课频道”的学习情境,接着30秒钟的微视频亮出本节课的设计主线——“悦学拉力赛”,借助分析这根“主线”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项目和具体探究任务。短短3分钟的情境导入,动态的马拉松视频、激情澎湃的配乐,彰显了知识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

1.游戏1——连连看:检查预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将课前学习任务书中的“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和各材料允许偏差是什么”这一基础知识点转化为直观的连线练习题,以“连连看”小游戏的形式展开。学生以“手势答题”的方式完成作业;教师以目测学生手势的方法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并安排学生做好小组得分记载;师生共同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层层递进的评价体系完成对课前学习任务书中“混凝土材料组成、称量的允许偏差”等基础知识梳理的学与教。

2.游戏2——抢红包:小组探究、提炼知识、汇报交流。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学生熟悉的简答题题型,再根据习题难度系数进行合理赋分,突出梯度,凸显分层教学,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此设计,一是将枯燥的建筑专业知识趣味化,二是便于学生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与投料顺序。采用“抢红包”小游戏的形式,即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由每组组长代表参与“抽抢”活动,然后组长带领组员围绕本组所抽取的信封里的知识点内容,共同讨论与探究。既能培养组长领导力、组员协同力,又可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限时讨论结束之后,四个小组分别推荐代表上讲台汇报各自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3.游戏3——争上游:组织比赛、内化知识、深度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并深度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整合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点,教师组织“争上游”小游戏,全体学生限时完成针对性竞赛习题,习题的设计依然坚持“以生为本”“分层教学”。题型常见、题量合理、难度适当。比赛结束后,组长带领组员依据参考答案,进行组间互评,分别记载各小组的得分,做好统计后,归还各组各人的竞赛作业,组内成员再进行自查自纠,再次讨论交流,达到组内单体比,组间整体比的教学效果,从而自然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总结评价,拓展提升

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点探究和巩固训练之后,进行课堂总结评价,布置课后的拓展提升。先由每个小组统计得分的学生集中一起为四个小组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得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推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口头嘉奖、掌声祝贺;接着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课堂中衍生知识进行归纳,对知识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原生问题进行解惑;最后教师进行整体总结评价。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提出,学习是一种在交往和对话中进行的活动。为了与本节课开头的一段视频形成呼应,更为鼓舞学生对建筑专业学习的热情与活力,教师精心准备了一段与“学长对话”,优秀学长寄语,不仅使师生情感快速升温,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共同在温馨寄语中结束了本节课学习任务的探究,期待学生们下节课的才华展示,所以教师在布置本节课课后拓展练习的同时,还要提前设计好下一项目的学习任务书,课后及时推送到学习平台。

二、案例分析

21世纪初叶澜教授首先洞见了活力课堂,指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本节课中,笔者为了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以“游戏引领”作为本节课课堂活力保持与提高的锦囊妙方,为“学习主体”创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条件。

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学情现状,选择“连连看、抢红包、争上游”这三款游戏分别用于“混凝土的搅拌”这一任务的预习导航、新知探索、总结评价三个主要环节。如果静止地看待所选的三款游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樂趣,学生既熟悉这些游戏的规则又乐于接受游戏形式中学习枯燥的建筑专业理论知识;如果动态地看待用“游戏引导”贯穿课堂始终的设计思想,适合“小组合作、深度探究”学习形式的内需和“多元多维”评价机制的外求。

一句话,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游戏引导”的教学策略,可以营造课堂师生和谐的活跃气氛,激发生师“乐学活教”的激情。

(一)“连连看”游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乐学”

蔡元培校长解释过自主学习的内涵:“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2]尽管教育界学者专家一直密切关注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令人担忧。本节课在探索新知的开始阶段,结合课前学习任务书中的知识特征,联想到学生课后热衷的“连连看”游戏,可以简短又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又将知识趣味化,最终让学生“乐”学真正地发生在自主学习中、游戏式学习中。

(二)“抢红包”游戏增强了学生互相协同的意识,让学生“会学”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组织方式,对于活力课堂的氛围营造的作用是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3]本节课,笔者在处理重难点时,受启于人们生活中“微信红包”互动游戏,设计了“抢红包”的小游戏,模仿红包面值的大小分别对四个红包里的习题进行量化赋分,由组长代表小组“抢习题红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最终让学生活用“会学”。

(三)“争上游”游戏鼓舞了学生力争上游的斗志,让学生“学会”

知识源于生活,同样,活力课堂也源于生活。“争上游”是人们生活中的又一种娱乐形式。笔者在备课时挖掘生活与知识竞赛的交织点,巧妙地将小组得分的冲刺练习命名为“争上游”,让学生在熟悉的游戏规则下,懂得争分夺秒,为小组争光。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建筑专业枯燥的知识在生活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被消化与吸收,另一方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虽你争我抢,但却文明礼让的“争上游”游戏,形象地诠释了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最终让学生真正“学会”了“混凝土的搅拌知识”。

三、案例启示

笔者以为,一堂真正的活力课堂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都离不开“活跃”二字。

(一)“活跃”在学习主导教师身上

一堂活力课堂最终是师生活力齐迸发的课堂,首先理应是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们活力四射的发力地。

1.“活跃”在开头创设情境上。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案例中采用了扣人心弦的音像导入法,一段“马拉松”赛跑那朝气蓬勃的场景和一段激人奋进的动感音乐,令学生顿时耳目一新,兴趣倍增,在激发学生活力的同时,教师也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路线,引入教学项目的主题。

2.“活跃”在教学主线的设计上。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犹如一根指挥棒之于一场交响乐一样重要,更像描述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中的“神不散”。一根蕴含多元素文化内涵的教学主线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活力。本课案例中的这根教学主线,笔者采用中国黄河“几”字图形,首先激活了学生对于中国地理文化的求知欲;分别以学生热衷的游戏名称去命名“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中的“三段站名”,激发了学生对于项目知识挑战的活力;每一学习段位都要以“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到了吗”与学生进行对话,激发了学生急于掌握整堂课教学目标的活力;最后整条线索冠名为“悦学拉力赛”,激发了学生以赛促学、乐学悦学的思想活力。

3.“活跃”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上。教学设计最核心的环节就是教学策略的选用。因为教学策略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学”、教师怎么“教”的问题。巧妙选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是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重要保障。本案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游戏引领”的教学策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活力。

(二)“活跃”在学习主体学生身上

一堂活力课堂是师生活力齐迸发的课堂,更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活力四射的场域。

1.“活跃”在自主学习“乐学”上。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智慧型设计与安排。本案例中,将项目中最基础的记忆性知识设计在项目课前学习任务书中,然后在“连连看”游戏中以简单的测试题进行检测与考核,从学习的时间度、自由度保证了不超越学生的能力范围,学习能动度、创新度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确保了人人参与、人人自信、人人乐学。

2.“活跃”在小组合作“会学”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案例中,按照组间同质、适当均衡,组内异质、互为补充的原则进行分组,在探索新知、巩固练习阶段,以“组长抢红包”“组员拆红包”“小组合作完成红包任务”的形式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探索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活力意识,提高了学生“会学”的能力。

3.“活躍”在深度探究的“学会”上。深度探究是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更深一层的知识领悟与挖掘。在本案例中,将本节课的重难点以“争上游”游戏的形式实施学与教,激发学生激流勇进、知难不退的学习活力,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课堂高潮氛围中“学会”了项目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叶澜.叶澜:一堂好课的标准[J].考试:理论实践,2014(12).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赵有林,陈金国.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学活力课堂案例研究——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2).

责任编辑:章跃一

The Dynamic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Concrete Mixing":A Case Study

WU Lingli

(Jiangsu Baoying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oying 2258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At the tim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quality improvement,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research the dynamic classroom which stimulates the vitality of life and growth. To construct a dynamic classroom, we need to conceive a teaching design full of interest. Taking "Concrete mix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oldly attempts to use "game lead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iming at the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under the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concept, actively try to make the students "enjoy learning, be able to learn, and be skilled at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aft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vides evaluative materials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loc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new era,and provides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ng a dynamic classroo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rchitecture specialty.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rchitecture specialty; dynamic classroom; game leading; enjoy learning; be able to learn; be skilled at learning

猜你喜欢

会学活力课堂乐学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