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花鼓戏唱腔表演的几点体会

2020-02-22徐欣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7期
关键词:花鼓戏唱腔艺术

□徐欣

很荣幸入选2017国家艺术基金“花鼓戏声腔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近两个月时间紧锣密鼓的课程安排与学习,对湖南花鼓戏的唱腔特点、演唱方法、表演程式、剧目概况等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花鼓戏源于地方民歌,它从一种传唱于田间地头的民间曲艺,通过不断地交融创新,成为湖湘文化一张独特的名片。大家耳熟能详的湖南花鼓戏经典剧目: 《刘海砍樵》《补锅》《打铜锣》《讨学钱》等,一直被人们传唱至今,扬名海内外。笔者根据所学内容及个人感悟对花鼓戏唱腔表演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在此将这些观点记录整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吟一颤学问大,吟颤之间显真情

众所周知,湖南花鼓戏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根据不同的舞台语言特点、地区的民间音乐特征划分为六大流派,分别是: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和零陵花鼓戏,它们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唱腔是花鼓戏表现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据《湖南地方剧种志》记载:“花鼓戏唱腔是民歌、灯调的衍化,发展中受到巫腔、皮影、渔鼓道情和湘剧的影响,广采博纳,兼收并蓄而自成一格。”初上唱腔课时,因有着多年的演唱及指挥经验,笔者拿到曲谱迅速扫了一眼,觉得不在话下,但真正学唱时却傻眼了:若你不在曲谱上标记、一句句跟着老师学,不仔细琢磨每一个字的轻重缓急、吟颤运用,不反复练习加深记忆,一定学不会、唱不好!正所谓“艺不离手,曲不离口”。花鼓戏教学师傅“口传心授”,一句一句地耐心教唱,一字一字地反复纠正,力求做到出口不变味、不走腔。“甜滋滋的梦”是《喜脉案》中玉叶公主的唱段,由传统的“花石调”改编而成,全曲有叙事、抒情和抗争,对演唱者的要求非常全面——既委婉大气,又不失柔美与刚劲。该曲旋律抒情流畅、跌宕起伏又有对比。第一句“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在“适才”二字上就有润腔技巧,要求先放后收,字重腔轻,吟音、颤音的运用须十分精准。花鼓戏中的润腔技巧十分常见,一般音域跨度较大,在润腔上小弯小拐特别多,处理非常细腻,如常见的倚音、上滑音、下滑音、顿音、气颤音、抛腔、花舌腔等,不同的润腔体现在不同的风格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授课老师严乐婵在课上强调:“一个音吟几次、颤几次,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随意吟颤。”可见,学习花鼓戏唱腔要求严谨准确。吟音、颤音等润腔装饰音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演唱的色彩,更将花鼓戏的韵味及人物细腻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谢晓君老师在演唱“祥林嫂”这一唱段时,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尤其吟音、颤音演唱得十分投入而有味道,仿佛一个真实的祥林嫂立于眼前,随着她的一吟一颤同悲同泣。戏曲声乐老专家肖晴曾说过:“戏曲声乐既有一般歌唱艺术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其共性建立在人类发声机能、发声原理及声乐艺术的基本一致性上,而个性则建立在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状态及其表现方法和民族美学情趣等传统的差异上。”笔者以为:吟音、颤音是花鼓戏演绎中一种独特的风格表现,个性与韵味的综合体现,与人物的年龄、心理、情绪、行当等高度融合,在一吟一颤的唱腔中表露最真实的内心情感,刻画最动人的人物形象。

一颦一笑全是戏,一招一式功力深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花鼓戏演员的身段功夫、表演动作都需要在平时积累,正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丝毫不能松懈。花鼓戏的表演程式最初是承袭民间歌舞中的扇舞、手巾舞、矮子步等加工提高,同时从劳动生活中提炼身法与做工,如砍柴、挑水、绣花、打鱼、推车、补鞋、推磨等,剧中人物的归属行当浓缩为精炼的表演,不同行当“身法”的表演有不同的要求,如“旦角要松”“生角要弓”“花脸要撑”等,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鲜明。清代李渔《比目鱼·入班》中记载:“开口便成腔,不须摹仿身段规模,做出都成样。”可见,身段表演不光动作做到位,还一定要像样,一定要有戏味。国家一级演员邢险锋老师在形体身段课上强调“四功五法”——“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口与手、手与眼、眼与脸、脸与身、身与气”都需要默契地配合。她指出,这些都是戏曲的生命,一旦一个演员不能唱、不能动、不能演,那他的戏曲生命就终结了。邢老师十分注重演员眼神的表达,强调要会用眼睛。怎么用?眼睛一定要传神,一定要会“说话”!有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的娇羞;有贼眉鼠眼、不敢直视的胆怯;有炯炯有神、威严正气的自信……通过眼神与观众交流,与人物吻合,真正地“看见”,大胆地“表现”,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更鲜活生动。课堂上,邢老师拿出了一个颇有历史感的小本子,上面用红笔标画了每个动作的分解及具体要求,详细周全又栩栩如生,被她当成宝贝一般珍藏,弥足珍贵。难怪在示范时,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全是戏!”我想,这曼妙的姿态、优雅的气质、游刃有余的表演一定来源于她几十年的不间断练习与扎实功底。运用水袖、扇子、手帕等各类道具来丰富表演在花鼓戏当中也十分常见,如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刘海砍樵》中,胡秀英就通过舞动两把扇子来表达角色各种不同的心情。只见她一出场,就跑了半个圆场,扑动两扇,灵活轻盈,这种活泼又洋溢着兴奋愉悦的心情在这个人物身上展露无遗。当唱到“彩蝶成对燕成双”时,扇子在身前交叉抖动,仿佛与蝴蝶嬉戏,与双燕飞舞,一招一式十分考验戏曲演员的功底。唱段“手拉风箱”是花鼓戏经典剧目《补锅》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男女对唱,当中有许多舞台化的日常生活动作呈现,如“拉风箱”“补锅”“擦汗”“搬物”等,这些表现劳动场景的生活化表演“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人一种真实的亲切感。这也正是湖南花鼓戏的一大特色——不受程式化限制,既有生活气息又接地气。国家一级导演何艺光老师在《戏曲舞台行动》的课堂中说:“好的演员的表演,一定充满着欲望!”这种“欲望”来源于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一个演员一上场,就要带着任务,有目的,有思考,要深刻理解他的一举一动,要深入人物内心,不能苍白、平庸、无力。 《剧本》杂志原主编黎继德老师提出了“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走了几步,就知道你读了几本书”的观点,耐人寻味且极富指导意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来源于台下的千锤百炼与刻苦练习,更来自于演员们发自肺腑的热爱与追求。

一事一生一追求,德艺双馨是奔头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工匠”精神,代表着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它激励着艺术工作者在从艺道路上认真且坚持。钟宜淳先生是湖南花鼓戏的标杆人物,88岁高龄的她在第一堂课——《我的艺术生涯》中说到了与花鼓戏之间的情结。钟先生从事花鼓戏60多年,饰演了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人物角色:《补锅》中的刘大娘、 《讨学钱》中的陈大嫂、 《姑嫂忙》中的嫂子等。每一段唱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人物,她都认真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笑谈“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以“爱心中的艺术,不爱艺术中的自我”为追求,无论戏份重轻,不计名利得失,尽力将每一个角色演好。“因为我始终牢记服务人民大众,忠于观众!”谈到花鼓戏,这位花鼓老前辈的眼里流露出一份坚定与骄傲,一种任性与执着!笔者以为,花鼓戏于她而言,不单单只是一种表演或艺术形态,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血液渗透到了她的全身,扎根在了她的内心深处。钟先生谈及自己退休生活时依旧神采飞扬,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她著书、写诗、学绘画、学英语、创作剧本……真的令人由衷佩服,尤其向我们念起自己创作的诗来,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钟宜淳先生倾注一生的心血在其挚爱的花鼓事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精湛的技艺与高尚的品格感动观众,影响后辈。她的崇高艺术理想及真挚情怀令人敬仰,也激励着年轻一辈奋发学习,砥砺前进,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著名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对子女教育非常注重“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先器识,后文艺,先学会做人,后方可谈学 问、艺术。对于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们来说,德艺双馨是方向,是奔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是对事业的一份永恒的追求与承诺!

猜你喜欢

花鼓戏唱腔艺术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当代情境中的乡村牧歌——评花鼓戏《虾戏稻香》
纸的艺术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