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古悲歌演绎今日情话

2020-02-17犁夫

关键词:红山矛盾冲突

黑格尔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对于戏剧而言,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由于建设教授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并由赤峰市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黄伟光,舞蹈编导刘玉润,舞美设计王伟光和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宋汇霖教授,声乐指导静文佳副教授和王文津教授等共同精心编排和打造的大型历史剧《万古红山》冲突迭起,舞台语言丰富,集中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把远古悲歌演绎成今日情话,成为一台受到观众鼓掌的好剧。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辍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自然事物如此,社会生活和人仍的思想意识也同样如此。

《万古红山》剧情分成序幕、猎祭、玉祭、雩祭、廟祭、分途祭、尾声七个部分,完整讲述了龙、鹿两族在追赶鹿群途中的相遇、冲突与和解的故事,通过首领梦玉和帝顼婚盟、石璜寻玉祭天、梦玉升天祈雨、各部族在猪首山下怀念女神梦玉、红山脚下分途等一系列悲壮感人的故事情节,把红山文化神本社会、敬天法祖的社会性质,中华文明由巫而王、由祀而礼的发展道路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第一场《猎祭》中,首先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生存与围猎,生存与农耕,活下去是最初的祈求。

“我们已经多日没有吃到东西了。我们的老人和孩子们已经困在路上等待着食物,嗷嗷待哺,还有一些人已经饿死在路上了……救救我们的老人和孩子们吧。”这是哪个时期现状的白描,人类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死神时刻在召唤着人类。这种矛盾冲突,成为了吸引观众的第一个亮点。

但是,就在鹿虞他们“汤水未进,追赶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没合一下,从砥石山下一直追赶着鹿群,穿过了无数高山大河,才把这群鹿困到这片沼泽里。”的时候,却把猎物赶进了龙章部族的猎场,擅自闯入了龙章祖先的坟地,惊扰了龙章列祖列宗的安宁。于是就出现了第二个矛盾冲突“龙族人一拥而上。扭住鹿族甲。把锋利的骨柄石刃刀抵在鹿甲的喉咙上。”“鹿族众人对龙族人进行反包围。鹿族人扭住了龙族章,也把箭簇对准了龙章的胸口。双方紧张对峙,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箭上弦,标枪抡圆,石刀、石斧举起……两族人开始扭打。”正如狄德罗在他的《论戏剧体诗》中说过这样的话:“戏剧情境要强有力,与人物性格发生关系,让人与人为利益发生冲突,所有的人都关心一件事,都为自己的利害打算。”矛盾到了极点双方都要“杀死他!”

就在此时,梦玉上场、帝顼、黎火上,矛盾再度推向另一个高潮。鹿族首领梦玉讲述了目前的困境,气候骤然恶劣,上天要降下大灾大祸。鹿族人只好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追赶着鹿群一直奔跑,今天终于困住了鹿群。这是上天的旨意,让我们能够得到食物,才不至于让我们走上绝路。但侵扰了龙族生活的领地,我十分抱歉,围猎时惊扰了先祖的安宁;我也十分感谢你们参加了合围,协助我们一起困住了鹿群。我们的鹿族的男人,女人哪一个不浑身是血、遍体鳞伤。哪一个人的眼睛里没有血在燃烧。夜以继日地追赶着猎物,有的人掉下了悬崖,有人被冰河冲走……

梦玉:苍天在上,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上天恩赐了我们食物,我们理应互敬互让,才能生存下去。猛虎和黑熊都能与同类分享食物,黄羊和狍鹿都知道结群吃草。我们没有冻死,饿死,难道还要因为争夺食物,死在同类的刀枪之下吗?众人惭愧无语。帝顼坦言:“人在做,天在看。龙族的战士们,你们知道协作狩猎,为什么不知道共同分享?猎场上有句老话:见了面,分一半。更何况这是鹿族的英雄们已经追赶了几天几夜的猎物。”一场干戈化为玉帛。不仅如此,梦玉和与帝顼永结同心,成为天地之好。高尔基说:“戏剧的要求是动作,是主人公的主动积极,是强烈的情欲,迅速的感受和鲜明的词句,如果戏剧中没有这些东西,那就不成其为戏剧了。”。他还说过:“可以说,除了文学的才能以外,戏剧还要求造成愿意或意图的冲突的巨大本领。”《万古红山》在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有人认为,戏剧的本质,就是冲突。黑格尔更是说,冲突是戏剧的中心问题。“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已数次被实践证明。在《玉祭》这场戏中,帝顼、梦玉带领族人祀雨。云瑶抱着垂死的三岁女儿灵玉,在帝顼和梦玉前哭诉。众人围绕着云瑶母女,唉声叹气,没有任何拯救的办法。巫师重南解释:我每夜观察天象,天河少水,流星不断,西方的天空常常有扫帚星出现。上个月圆的酉时,天狗吃了月亮,天界里险象环生,怪异的情景不断出现,人间真得要发生大灾大难了。帝顼决定制作出精美的玉器祭祀苍天和祖宗,感动天上的神灵。于是,派人远方寻玉,制造玉器,祭祀上苍。同时,春播开始。但就在此时,熊族出现瘟疫。这一切矛盾的解决,最终归于寻玉归来和梦玉的砭针草药治疗。梦玉被尊为熊族的大神。

但是,帝顼叙说:“梦玉,你走后,我在这里祈雨已经多日。夜以继日,对苍天表达了无限的敬畏与忠诚,耗尽了我的精血,可是苍天还是不肯开恩呀,天河少水,草木枯焦,鸟兽散尽。我们无路可逃,我准备驾龙升天,禀告人间的不幸!”

但梦玉阻止了,她担当了使命:“帝顼,我的亲人。无论如何你不能与我们诀别。你还承担着受命于天的重任,你有着与天神和祖先保持沟通的责任,只有你才能带领芸芸众生在人世间前行。人间不能离开你的。帝顼呀,我比你善解人意,比你心灵手巧,善于表达!我会制作美味佳肴、我会制作华服美饰,还会唱歌跳舞!我去伺服众神,会得到诸神的喜欢,我去晋见先祖一定能说服他们为人间降雨的。”矛盾再次从舞台事件出现,事件发生推动或改变了原有的舞台行动;此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矛盾和冲突,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原有的人物关系或人物命运:生死决别,普救众生。这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点有线,让人牵肠挂肚。

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所指出的:“冲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成分之一,因而许多剧本,也许大多数剧本,事实上的确以某一种冲突为对象。”在《庙祭》中,众部落的人都在女神庙后的大平台上等待帝顼传回升天梦玉的消息。帝顼和梦玉相见,天上人间。

帝顼:“自从你舍身升天后,人间普降甘霖,物阜民丰,你已经被万众尊为人间英雄,天下女神。”

梦玉:“帝顼,你在人间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你既然已经受命于天,务必认真观察天庭的变化,理解天意,懂得天道,遵从天命,顺应天时。不可逆天行事,违反天条就会受到惩罚。”

梦玉,你走之后,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的天界的细小变化,我每天都在潜心地理解着上天的神喻。

只告诉你一件事情:天上人间是互通的,民众听到的事情,上天也会听到,民众看到的事情,上天也会看到。敬天保民是你的使命与担当。帝顼,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帝顼:我会记住你的箴言,敬天保民,事神法祖。

梦玉呀,我的女神,我的心肝——,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我们的一双儿女已经长大,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可是人神两界,生死相隔,我们永远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梦玉悠然离去。

高山清清,河水泱泱。人神两界,守望天乡。大义女神,万民景仰,云端美玉,山高水长。你在天庭可寂寞,你在神界可思乡。两相思,勿相忘,两相思,断肝肠。此时此刻,怎不让人潸然泪下!悲剧是主人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并以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结局的戏剧体裁。亚氏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以产生恐惧和怜悯,以达到卡塔西斯作用……”

在《分途祭》这场戏中,冰雪覆盖了红山人的家园。农业已经连年无收成了。草木枯萎,禽兽锐减,水瘦山寒,黎民的生计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帝顼的生命也到了最后的时刻。再次掀起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物自己的矛盾冲突。

帝顼:十五年来,梦玉一直护佑着我们紫蒙大野的平安。现在,干旱和寒冷已经十分严重了。看起来,梦玉在天之灵也力不从心了。今天,南方的鸟族部落派来了他们的大祭司,要迎接我们迁移到南方去,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重大的选择。

重南:天象异常万分。天命已经转移,诸神已经不再光顾我们的家园。帝顼今天请来各位首领,要求诸位做出去留的选择。

黎火:帝顼,东南的鸟族祭司来了。邀请我们南下为他们传授通天事神的礼法。

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所指出的:“冲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成分之一,因而许多剧本,也许大多数剧本,事实上的确以某一种冲突为对象。”灵众人自动分成两群。在鸟族祭司的引领下,一部分族群带着通天神器,还有世代传承的粟米种子,穿过山海地峡,进入南方。另一部分留下的族群,进入北方的山地草原。戏剧冲突再次迭起:一梦五千华年,一路万水千山,

芳草遮断了出发的山路,秋风吹散了陌下的炊烟。史诗一样的结尾,仍让人感到戏剧矛盾冲突之美。

大型历史剧《万古红山》里的矛盾冲突,是戏剧作品中的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也就是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各种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在《万古红山》里,运用了话剧表演、唱诗班、舞蹈、话外音、多媒体大屏幕、高仿红山玉器展示等多种手段,生动呈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讲述了红山先民那段可歌可泣、形象鲜明的历史往事。全剧充分遵循着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艺术创作的合理性,从而产生了直抵人心的思想力量与艺术力量。可以说,《万古红山》演绎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命运,人的伟大,尽管戏剧中离不开神话。那是神与人同形、同性、同理,天上人间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感,远古悲歌诠释了今日情话。

(本文作者犁夫,真名李富,1963年10月1日出生,1987年畢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

猜你喜欢

红山矛盾冲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红山荞麦看木森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