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传天籁话初民

2020-02-17于建设

关键词:红山玉器文化

说起红山文化,人们习惯认为有最早的玉龙,有大量的玉器群。红山玉器十分值钱,更多的信息则是语焉不详。

作为东方的原生文化,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的西辽河上游的山地上,红山文化在东亚大地上是独步天下、雄视万古的。“华山玫瑰燕山龙”,龙出红山的结论已经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在纷繁古朴的红山玉器中,在精美、雄浑的彩陶群中,让我们看到红山先民有着一个至高至尚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追求与中华文明起源相关;与早期中华国家形成相关;与中国文脉的内核相关。近百年的考古研究证明,红山人较少关注世俗生活,他们仰望的是遥远的天界,他们崇拜的是曾经带领他们一路前行的先祖先宗。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原始基因:敬天法祖。

在西辽河上游这片广袤、多样化地貌的半干旱山地间,降水是古往今来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对降雨的渴求,更是红山人最关切的天界恩赐。龙者隆也。隆隆的雷声,正是红山龙诞生的真实原因。龙是管理人间普降甘霖的神兽,直到今天龙王仍然是主导人间降雨的至尊。如果说敬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那么祭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道路。祖先就是神灵,祭祖是敬天的最直接、最便捷、最可靠的通道。可见孝道不仅关乎人伦,而且直通天道。红山先民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他们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协调好人与天的关系。通过祭祖实现敬天,才是祭祀的主要目的。祖先通神、祖先宾天是不变的逻辑。他们是通过祭祀祖神,从而实现对天神的诉求。这是来自远古时代的文化记忆。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直到今天我们把国家还称之为天下,把皇帝还称之为真龙天子。这些文化根脉都是在红山时代打下的烙印。就这个宏大的逻辑背景而言,红山文化形成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分布面积,这是任何一种史前文化都不可企及的文化体量。也正是这样的理念,红山人创造了高度繁盛的神本社会。

“中國文明有两大特征特别重要,一是血缘宗法家族为纽带的氏族体制,一是理性化了的巫史传统。两者紧密相连,结成一体,并长久以各种形态延续至今。”(李泽厚)神本社会是以神灵为中心,以祭祀神灵降福、避灾为主观目的,客观上形成管理社会、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组织结构,形成社会强大发动能力的社会治理机制。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的团队成员们,正是根据长期的考古发现,阅读了大量的先秦文献,结合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提炼,提出了《万古红山》的创作思想。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创造了宏大的中国创世纪的故事,把红山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真实呈现给社会,实现了一次学术研究向艺术成果转化。

这部大型原创历史剧,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是它拨动了人们内心深处那根隐蔽的心弦。那就是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是怎样影响到今天的中国。从而架起了一座五千年前走到今天的文化桥梁。让人们更加清晰看到我们文化出发的原点,找到我们文化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终极原因,进而明确我们的文化自觉,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剧情分成序幕、猎祭、玉祭、雩祭、庙祭、分途祭、尾声七个部分,运用了话剧表演、唱诗班、舞蹈、话外音、多媒体大屏幕、高仿红山玉器展示等多种手段,生动呈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讲述了五千年前,红山先民那段可歌可泣、形象鲜明的历史往事。全剧充分遵循着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艺术创作的合理性,从而产生了直抵人心的思想力量与艺术力量。

(本文作者于建设,1957年1月1日出生,男,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赤峰市人。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理事长,草原文化学会副会长,赤峰市文化名人,赤峰市城市景观委员会主任,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红山玉器文化
红山荞麦看木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