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药诊疗

2020-02-16宋远瑛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纳差芦根天枢

游 泓,宋远瑛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武汉暴发,一个月之内陆续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传播,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干咳、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1]。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入中医“温病”“瘟疫”范畴。由于该病起病急、传染性强、病势缠绵,经过隔离救治后,部分患者仍遗留有咳嗽、心悸、纳差等症状。因此,恢复期若配合适当的中医药、针灸推拿、食疗及运动疗法调治,可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后遗症状论治

1.1 咳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热势已退,遗留咳嗽,声低无力,白稀痰或无痰,多为疾病后期湿浊未净,肺脾气虚,气阴亏损所致。

1.1.1 湿浊未净证 症见身热已退,咳嗽有痰,不思饮食,胸闷脘痞,头目微觉昏蒙,神疲乏力,苔薄腻,脉濡弱。可用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化裁,药用:藿香10 g、厚朴10 g、半夏曲10 g、茯苓15 g、杏仁10 g、蔻仁10 g、生苡仁15 g、通草10 g、佩兰10 g、滑石15 g、竹叶6 g,生甘草3 g。若便溏可加苍术、厚朴各10 g;若痰多质稀可加干姜、五味子各12 g,细辛3 g。

1.1.2 脾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神疲气短,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痞满,或泛泛欲吐,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推荐处方:香砂四君子汤,药用法半夏9 g、陈皮10 g、党参15 g、炙黄芪3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藿香10 g、砂仁6 g、甘草6 g。肺纹理增粗,或见少量条索状阴影者,可加白芥子、三七活血通络;汗出多者,加麻黄根6 g、白芍12 g固表止汗。

1.1.3 气阴亏损证 症见无明显发热,干咳,胸闷气短,口干,乏力。舌淡红,苔腻或厚,脉细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推荐处方:沙参麦门冬汤,药用南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生石膏各15 g,人参12 g、莱菔子15 g、淡竹叶10 g、桑叶10 g、芦根15 g、橘络15 g、苏子12 g、杏仁12 g、生甘草10 g。便秘者可加玄参15 g“增水行舟”以滋阴通便,五心烦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2 g,气短气喘可加五味子10 g。

1.2 纳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纳差,食少,或伴脘痞胀满,呕恶欲吐,大便或干或溏等消化道症状。多因胃阴不足,湿浊未净,脾胃气虚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受损。如《温热经纬·疫证条辨》中提到“温病瘥后不欲饮食,食亦不化,此脾胃虚弱”。

1.2.1 胃阴不足证 临床表现为饥不欲食,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五心烦热,可伴有夜间短暂咳嗽,舌红少苔,脉细弱。推荐处方:益胃汤加减,沙参、麦冬各15 g,生地12 g、玉竹10 g、桑叶10 g、扁豆12 g、炒二芽20 g、山药20 g。气逆欲吐、口渴者加用竹叶12 g、芦根10 g,以清热生津、降逆止呕。

1.2.2 湿浊未净证 症见脘痞纳差,或知饥不食,胸闷,头目昏蒙,苔薄腻,脉濡弱。可用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减,方用藿香叶、淡竹叶、桑叶、枇杷叶、佩兰叶、玉竹、杏仁各10 g,北沙参、麦冬12 g,芦根、全瓜蒌各15 g,桔梗、生甘草各6 g。若大便溏泻,可加扁豆、山药各20 g以化湿和胃。

1.2.3 脾胃气虚证 症见食少纳差,不欲饮食,食后脘腹胀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党参、炙黄芪各30 g,炒白术、茯苓各15 g,法半夏9 g,陈皮10 g,藿香12 g,砂仁6 g。若动则汗出者,可加防风10 g、缎龙牡30 g。

1.3 心悸

恢复期以心悸、失眠为主要症状。惊惕不安,头晕目眩,或兼见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入睡。多见于心脾两虚,心肺阴虚,或余热夹痰所致。

1.3.1 心脾两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多梦健忘,或夜寐早醒,或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舌淡白,脉细弱。可用归脾汤加减,药用白术、当归、白茯苓各15 g,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各10 g,木香、甘草各6 g。若失眠多梦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各15 g,生龙骨30 g以养心安神。

1.3.2 心肺阴虚证 症见虚烦不眠,心悸不安,头晕眼花,口渴咽干,便结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或数。可选百合固金汤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用百合、沙参、生地、麦冬、茯苓各15 g,杏仁、知母、川贝母、川芎各10 g,酸枣仁30 g,五味子、生甘草各6 g。口干渴甚者加玄参、天冬各15 g生津止渴。

1.3.3 余热夹痰证 症见心悸,虚烦不得眠,或时寐时醒,胸脘痞闷,口干口苦,苔黄腻,脉弦滑。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陈皮、半夏、茯苓各15 g,灸甘草6 g,枳实、黄连、山栀,芦根各10 g。若有怔忡不安较甚者,加珍珠母、龙齿各30 g以镇惊定志。

2 针灸与推拿

2.1 针刺疗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可清除余毒,恢复元气,复肺脾功能。针灸以内关、足三里、中脘、天枢、气海为主穴[3]。胸闷气短加膻中、肺俞、中府;纳呆、腹泻配上脘、阴陵泉。心悸不安者配心俞、厥阴俞;失眠健忘者配神门、印堂、安眠、涌泉;咳痰不利者配丰隆、定喘。

2.2 艾灸疗法

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4]。艾灸治疗咳嗽可选用大椎、肺俞、定喘穴;消化道症状可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穴;便秘可选用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穴;便溏可选上巨虚、神阙、天枢、中脘等穴[5]。每穴灸10 min左右。

2.3 推拿疗法

经络推拿用点、揉、按法,或拍打、叩击肺经、心经、脾经、胃经穴位[6]。例如天枢、膻中、肺俞、太渊、中府、肾俞、脾俞、列缺、中脘、足三里、鱼际等穴[7]。每次操作15~20min,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3 运动疗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评估自身体质及恢复情况选用运动疗法调理身体。运动疗法可改善胸部弹性,改善呼吸协调性,缓解胸部紧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方案(草案)》[8]推荐臀桥训练、空踏车训练、胸廓挤压运动及简易动态平板支撑等训练。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调节免疫、纠正不良情绪[9]。

4 食疗分析

《黄帝内经》中指出“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药食同源,是患者恢复机体不错的选择,恢复期患者病机以正虚邪恋为特点,故饮食以益气化湿为主,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厚腻之品[7]。《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10]中提到药膳治疗,推荐山药、陈皮、黄芪、茯苓、白扁豆、党参、太子参、薏苡仁等中药。或有气阴两虚兼湿热者,宜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如食用山药、杏仁、百合、佩兰、莲子、荷叶,芹菜、银耳、梨、西红柿等食物。

5 结语

中医对“温疫”的认识及对症治疗有悠久历史[11],具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2],对我们如今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同样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结合恢复期不同症状的临床实际辨证论治。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为目标,故康复过程中,评估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药物、针灸推拿、运动、饮食等干预方案,才能发挥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优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纳差芦根天枢
药食两用话芦根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患者纳差效果评价*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白茅根与芦根煎液治鼻出血
尊敬
芦根甘蔗饮止磨牙
清热小验方
尊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