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转化力视角下的校本研修优化策略

2020-01-18储明绚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校本研修目前还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教师现场学习理论中的现场转化力是指教师在学习现场积极建构新认知,再主动将新认知实践外化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的现场学习能力。基于现场转化力的视角,可通过内化建构、论证进阶、反思提升的路径优化现场学习,为校本研修提质增效。

【关键词】校本研修;现场转化力;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6-0040-02

【作者简介】储明绚,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二小学(南京,210042)教师。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校本研修还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

“常规的备课、磨课、听评课活动侧重于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性指导,缺乏后期关联性、行为性和实践性研究的深入、持续和延续”[1]。校本研修往往流于形式,与实践脱节,呈现浅表化、模糊化、碎片化、断层化的状态。

基于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校本研修为学习场域,重点关注教师在现场的学习力,特别是其构成要素“现场转化力”。教师的现场转化力是教师在学习现场积极建构新认知,再主动将新认知实践外化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的现场学习能力,包含了吸收力和外化力两部分[2]。现场转化力体现了教师在校本研修现场的吸收内化和重构整合,以及课堂实践中的行为改进、反思修正和总结提升。从研修现场回归课堂教学的现场学习,物理空间的转换提升了现场学习的主动性、连续性、创新性,实现了為校本研修提质增效。本文试从现场转化力的视角具体探讨校本研修的优化策略。

一、内化建构,铺展校本研修的底色

首先,明确主题。校本研修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研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使研修更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各学科教研组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大量阅读专著、期刊、论文,搜集并整理教学策略、课例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提炼出研修主题。其次,发现问题。在主题的大框架下,教师

的现场学习指向性更明确,在校本研修中从盲目倾听走向“倾听需要”。现场观摩中,教师有目的地捕捉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但部分信息会与已有认知及经验产生冲突。面对冲突,教师需要积极应对,积极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再次,分析问题。教师现场学习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记录下来,在之后的集体研修中借助集体的智慧共同分析问题。问题的深入剖析和认知的转变体现的是同伴互助的力量。

最后,解决问题。既然教师对问题已有了清晰的认知,思想也有了更新与发展,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行动的支持。在行动研究之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明确新的认知能否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以及做好课堂中不相融部分的预设方案。

二、论证进阶,描绘校本研修的主色

此阶段的研修以课堂为教师现场学习的主要场域,在外化实践中验证教师的新理念,从而提升校本研修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一是自我纠偏。在课堂上,重点关注主题引领下的师生互动有效性,知识的横向整合与纵向衔接的程度,以及预设目标与现场生成的差距大小。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认知,有意识地思考主题是否需要调整。现场转化力实现了教师思想与行动的初步接轨,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凸显。

二是协同交流。在现场转化力实现的过程中,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课堂情境中,同伴要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课堂,发现新问题,关注教师新教学思想、新教学行为的生成以及师生交互过程的流畅性。同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也会遇到瓶颈,此时现场学习还需要专家的指点。专家能够帮助研修团队理清研修思路,聚焦研修目标,提炼研修策略。

三是跨学科合作。学科教学不是孤立的存在。教师的课堂实践研究可以从本学科扩展至全学科,多角度进行课堂观察,促成认知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校本研修是教师生成现场转化力的重要场域,是教师重塑专业品格的契机。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不断探索与相互学习,既是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是在为学生的成长谋求多样化的创新。

三、反思提升,点缀校本研修的亮色

现场转化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深度学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来自我完善和重构。在转化力形成过程中,教师既要有对自身的客观评判意识,也要有向他人学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语言行为和思维的整合发展。在对现场学习的知识进行加工内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建构;在教学现场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并伴随行为上的改变、思想上的转变,实现自主成长。

此外,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切身感受到新知从个人意义提升至社会意义,领略和谐的课堂氛围,获得浓烈的师生情感体验。教师的现场学习不仅能促进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更能实现个人专业素养内涵的丰富,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树培,魏非.中小学校本研修的问题、缘由与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9(2):37-41.

[2]周亚东.论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生成[J].教育探索,2018(6):92.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最美“乡下人家”
农村初中校本研修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