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物流与大数据分析交叉专业构建改革研究

2020-01-1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交叉电子商务物流

张 琳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 611731)

1 电商行业发展下的物流智慧化与大数据化趋势

新工业时代,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高度呈现出了个性化的特点,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到交付的时间周期大幅缩短。为应对这一局面,生产工厂需要对自身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和组合,以敏捷制造为基础,进而实现多批次的定制化生产。这时,随着工厂配套而来的智慧物流在行业上下游链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进行迅速且有效地移动,变成了联接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因素逐渐衰退,企业发展不仅面临着内部市场的强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外资工厂逐渐转移到东南亚地区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供应链条的去繁就简和数字化驱动是人口红利减退下的必然趋势。

2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现状

第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电子商务物流学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传统物流教学的趋同化较为明显,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上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少自身特点及实践教学经验,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无法适应大数据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电子商务物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在目前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上,大部分学校都还没有设定明确的培养定位。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绝大多数仍然以传统的仓储运输教学结构为主,再辅以少量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因为更加偏重于对基本物流知识的讲解和教学,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更多还是传统的物流操作和管理技能,与未来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岗位关联性较差,学生走向社会后还会面临着企业的二次培训和个人的再次学习。电子商务应打破原有传统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在基础物流知识内容教学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电子商务的特点,特别是要在供应链条中对不同地域、不同环节以及不同参与节点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针对性教学。

第三,电子商务物流教学专业师资力量有限。教授电子商务物流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之前教授传统物流的教师,他们原有的知识积累也会在新电子商务教学条件下实现转型。电子商务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数据和流量,整个链条中的销售与后续支持都是基于这一特点进行的。因此,电子商务物流的教师需要对电子商务行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可以将电子商务物流活动支持的大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力与传统物流管理相结合。

第四,缺少适合教学的电子商务物流大数据教材和软件。不仅是电子商务物流,适合传统物流教学的软件都屈指可数,而且电子商务发展呈多样性和快速化,这就使得数字化教学软件更是稀缺,仅有的少数教学材料也与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匹配度不高。

第五,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场所。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大数据导向实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室作为硬件设施,针对来自于行业真实数据的需求程度也更高。将大数据实验室与电子商务物流教学相融合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3 工程教育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物流与大数据分析交叉专业构建改革研究

3.1 教学改革目标

进行跨专业教学的有益探索,摸索行之有效的交叉专业构建道路;致力于电商物流专业和第三方物流专业大数据赋能型人才的培养;为大数据分析专业提供最前沿行业的实践机会。

3.2 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对教学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电子商务物流与大数据专业的交叉建设不是仅靠单一专业就可以完成的。这两个学科之间具有较大的专业差别,需要两个专业的教师共同协作和探讨如何找到这两个专业中具有粘性的交叉点。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不是单一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或大数据分析专业的学生,而是需要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相关课程的授课和实践。一是专业交叉试验。由单一的电商专业教学转变为电商与大数据交叉教学,综合大数据和电商物流教学的互补性课题来进行分析与实验。二是交叉专业资源开发。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之前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和知识框架结构,所以在交叉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技能的双向性与互补性,要在紧贴行业动态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穿插,并建立合理的物流实训平台。三是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交叉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结构,要在体现通用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引入项目制度的教学管理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以项目结果达成的目标为导向的多内容搭配和实践技能组合,进一步构建与电子商务物流分析与执行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大数据分析充分贴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需要,同时设立专业性强的大数据电商分析数据库。四是专业实施转型。要把最前沿的行业导向及分析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把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规划构架、供应链的协调与集成等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引入最新的大数据教学内容。

在校企融合下进行实践性教学建设。专业课采用了项目导向、实战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以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实践基础。要充分发挥数据挖掘与分析软件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供学生进行体验式实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强调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在专业交叉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可充分利用校企联动来进行优势互补,利己利他的将教学从校内导向校外,再从校外回归课堂。

交叉搭建教师队伍。此次跨专业教学是一次明显的差异性跨学科试验,交叉的契机来自于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特点,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流量对商业活动产生了关键性影响。因此,在教师队伍的搭建和组合上还是要考虑一主一辅的模式。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相对占主导地位,偏重关于经济活动及物流的教学部分,而大数据专业的教师则侧重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赋能。

4 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4.1 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准备

考虑到电商专业学生在编程和大数据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大数据专业教师便在课程构建和教材遴选方面打破了原大数据专业的框架,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内容进行教学。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但仍需一定的时间和接受度来反馈进一步完善交叉教学条件下的内容匹配。经过一学年的教学调研反馈,要对后续的交差实验班教学、教材的挑选、教学章节的编排进行重新安排,让教学内容的贴切性和深度能更加适合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

4.2 教学案例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经典案例占了较多的比重,但从电商角度来说,获取行业前沿案例的机会和资源仍然相对有限,需要在后期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资源。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教学,已从横向合作单位以及外延行业从业人员处得到了更多的实际行业及工作案例,并汇编成相应的教学辅材,将会应用于后续的交叉实验教学当中。

4.3 实现双向交叉教学

目前的专业交叉是单向交叉,仅是把大数据方向教学引入到了电商专业。考虑到电商在目前社会经济形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下一步计划将电商专业的相关内容引入到大数据专业教学中,从而实现真正的双向交叉教学。双向交叉教学相较于单向教学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也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向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中引入大数据的概念,更多是对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进行介绍、认知和应用,从而在电商物流管理中建立大数据的管理和决策理念。而在后续展开的双向教学,更多的是建立一种场景模拟分析,要向大数据专业引入电商条件下的物流行业发展特点,这时的行业动态前沿认知、教学导向和模式将会与之前完全不同。在两个专业完成独立教学后,还要打造一个互融互通的交叉团队,这才是专业交叉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本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下一步最重要的计划是打造一个以大数据实验班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物流方向下的大数据分析团队,不但可以在教学上进行案例分享和数据分析支持,更能够面向社会和企业来开展对外的大数据项目分析服务。

猜你喜欢

交叉电子商务物流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连数
连一连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