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讨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2020-01-17于云亮王忠义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竞赛大学生

于云亮,王忠义,高 林,史 波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150001; 2.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哈尔滨 150001)

1 “专创”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1 “专创”教育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就要求全社会、企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那么社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就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只有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类专业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制度、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从而推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帮助专业领域的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满足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专创”教育融合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过剩,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如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区域结构性矛盾等[5]。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不仅要培养出满足岗位需求的学生,解决毕业后就业,还要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实现从就业到创业,从求职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同时创办的企业还能为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也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压力。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创业就业,高校有责任从教育根源入手,提升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1.3 “专创”教育融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不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有待于提高;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还不够强。

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能否快速实现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变。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推动“专创”教育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 “专创”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2.1 用创新创业课程夯实学科基础,构造课程推进型教育模式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陆续开设、认定39门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课程和59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学校建立了一支由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积极聘请成功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优秀力量,搭建创业导师人才库,推进创业导师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师资队伍包括32名校内教师和86位企业的创业导师,更有一大批来自不同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建设并上线25门在线开放课程,引进51门网络课程,充实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同时,学校积极鼓励、引导校内外创业导师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类教材建设,主编、参编《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创新其实很简单》等创新创业类教材9本,并依托教材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案例库。同时,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工作激励机制,把创新创业工作业绩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岗位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从事创业教育指导、理论研究等工作。

2.2 用创新创业项目巩固专业知识,构造项目参与型教育模式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学校形成“高原之上竖高峰、创新基础育创业”的工作特色,注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普及率,着力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高原”,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不同项目类别进行引导,实现创新创业的全方位开展。学校面向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设置引导型立项,开设创新公开课,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面向本科生全体学生,实施普通型立项、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促进专业课程的运用和深入理解,做到专、创融合。面向高年本科生和研究生,鼓励申报重大型立项,并推荐参加创新创业知识储备丰富、技能达标的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类比赛。全校每年资助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2 000项。同时,学校深入实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形成分层分类的项目资助体系。

2.3 用创新创业竞赛强化跨学科合作,构造专业实践型教育模式

在学校范围内,以“启航杯”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五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普及性创新创业活动为牵引,强化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促进跨学科学生交流合作,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一院一品”科技创新竞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在学校范围之外,支持鼓励校内优秀项目参加“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综合性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电工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专业性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依托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还实行竞赛总教练制度,组建竞赛教练团队,负责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学校每年资助学生参与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竞赛80余项,年均获奖1 500项左右。

2.4 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促进成果转化,构造产学研合作型教育模式

建设“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集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创新创业信息发布、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创新创业孵化培育等功能于一体,服务于跨学科、跨年级、综合性的项目,引导学生从“竞赛型的创新”转变为“市场型的创新”,实现项目的市场价值,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高峰”的“产业链”。

学校现有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全校各专业都有多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校各专业实习需要。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1年投资建设,2016年围绕“三海一核”特色成立了哈船众创生态园,全方位为大学生提供场地支持和服务支持,为初始创业者提供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申请、咨询策划、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创业服务。

3 “专创”融合教育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顶层设计

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订出台,同时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模式和主要内容。2019年底,学校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学院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转型升级。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责、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

3.2 完善制度建设

为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序开展,我校在多年的工作中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工作评价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以及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创业基地管理、创业基金管理、创业项目管理、学生准入制度、创业扶持制度等近20个管理制度,保障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序推进。

3.3 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学校整合政府、社会和校友资源,启动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升级工程。牵引政府和企业资源,给政策、投资金。充分与校友沟通,引入资金,建设以校友企业命名的基地创新创业工作室。最大化引入政策、资金、服务加快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成长成才。在硬件上,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地,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支撑,教学、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学校依托启航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5 000 m2的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构建“五区一厅”格局(即意识普及区、创客培养区、产品研发区、创业苗圃区、创业街区和创业咖啡厅)的递进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3.4 完善激励政策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教学单位绩效评价办法。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教师岗位聘期考核及教师岗位聘用办法,表彰在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对参与立项、竞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均给予学分认定。自2005年起设置个性化人才推免政策,对创新创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每年约100名本科生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针对创业能力强,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学校允许本科生休学创业并保留本科阶段学籍至8年,允许研究生休学创新创业,解除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设立“陈赓奖学金”“创新标兵”等创新创业奖学金,每年评选毕业金榜“创新先锋寝室、创新之星、创业之星”等。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评选评优工作中,将创新创业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

3.5 加强舆论引导

依托微信公众账号、官方网站等,建立基地的信息集散地,打造信息化、专业化、丰富实用、实时更新的一站式学生创业服务网络资讯平台,建成“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线”微信公众号。选树学生中各类创新创业典型,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对学生中创新创业典型团队和个人进行宣传。发挥大学生创业联盟、双创导航员等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品牌活动开展。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竞赛大学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创新思维竞赛(3)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创新思维竞赛(6)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