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

2020-01-17李玉霞杨立星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应用型数学知识

李玉霞,杨立星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38)

高等数学是理工类、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支撑,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1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开展现状

1.1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高等数学是一门传统基础课程,开设专业广、教学内容多、上课学生多,教学班基本都是合班上课。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理论的推导与严谨性,对涉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讲解不到位,在知识的讲解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参与度不足,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1.2 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基础扎实度比以前有所降低,而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要求较高,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畏难情绪,缺少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高等数学在大部分高校中的挂科率都比较高。

1.3 考核制度有待改善

现在多数院校高等数学的考核制度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只是所占比例有所不同,有的院校平时成绩占30%,有的平时成绩占20%或其他相应比例。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会选择在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并没有将高等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限制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 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的意义

2.1 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同需求

应用型高校学生来源广泛,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与其他综合性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这一问题,需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

2.2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高等数学知识面广,涵盖的知识板块众多,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弊端较多,时间长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畏学的情绪,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势必要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续的课程做好准备。

2.3 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提升专业技能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重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衔接,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

3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信心

鼓励教师开设与数学文化知识相关的讲座,介绍相关的理论背景,特别是中国数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眼界,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同时,可进行数学知识竞赛,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并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以此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3.2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新的教学内容前,要先研读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然后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教学重点的讲解方式和课程安排,需精选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在每一阶段的授课结束后,教师应集体进行授课反思,及时查漏补缺,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经验教训。教师应走进各个学院,了解高等数学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应用,使高等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融合。可根据各学院需求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的对学生进行授课,在保证完成授课内容的前提下着重向学生的专业方向倾斜,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欲望。

3.3 丰富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高等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增加知识的应用性,应多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对部分教学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来进行,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检验平台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可以尝试进行分组讨论,以先带后,发挥先进生的学习能动性。此外,需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类型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答疑。

3.4 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模式,丰富考核内容和形式

在高等数学课程考核体系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平时成绩可包含课堂考勤、课后作业、章节测验和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加强平时的课堂管理,可通过课前签到点名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教师要及时查阅和批改课后作业,适当增加章节测试,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结合说教做到赏罚分明。此外,要改革考试题型,调整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分配比例,增加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4 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能进一步促进教学事业的持续性发展。教师应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考核方式,有效提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改革需要持续跟进,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应用型数学知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