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调查与思考

2020-01-17余思童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感召力控制力领导力

杨 欢,余思童

(江西师范大学,南昌 330022)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借鉴中科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的“五力模型”(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1]编制了《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评价调查表》,以此来测评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力。调查表的整卷及五个维度的Alpha系数均大于0.9,信度非常好。经过因素分析,剔除了4道题目,剩余各项目因子载荷值及各因素题都符合标准。测评表通过了信效度检验,可用于测评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力。

2 研究对象

参与调研的学生包括J师范大学的文管类学院、理工学院和音体美特殊专业类三类学院的学生干部及校级学生组织学生干部。本研究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37份。从调研对象的性别来看,其中男性占比27.8%,女性占比72.2%。从年龄来看,18岁以下占比0.6%,18~20岁占比49.6%,21~23岁占比45.6%,24岁以上占比4.2%。从年级来看,大一占比16.8%,大二占比37%,大三占比26.6%,大四占比19.6%。从专业类别来看,理工类占比35.3%,文管类占比57.6%,特殊专业类占比7.1%。从学生干部层次来看,主要学生干部占比33.3%,中层学生干部占比26.9%,一般学生干部占比39.8%。从学生干部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占比11.9%,共青团员占比85.8%,群众占比2.3%。从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来看,符合J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

3 研究结果

3.1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总体水平

测评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综合得分107.36分,感召力24.71分,前瞻力20.44分,影响力20.94分,决断力20.73分,控制力20.54分,领导力总体水平及五维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但领导感召力、领导前瞻力、领导影响力、领导决断力、领导控制力的标准差相差较大,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五维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

3.2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差异比较

3.2.1 性别差异

运用T检验对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各维度进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力总体水平以及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这五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性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及五维得分均高于女性学生干部。

3.2.2 年龄差异

将年龄按照18岁以下、18~20岁、21~23岁、24岁以上进行了划段分组,然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控制力这四个维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关于领导力的总体水平及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控制力得分,21~23岁的学生干部最高。关于影响力得分,24岁以上的学生干部最高。

3.2.3 年级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和五个维度的年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感召力、前瞻力、控制力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决断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影响力无显著差异(P>0.05)。领导力总体水平和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这三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四、大三、大一、大二。感召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前瞻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一、大四、大三、大二。

3.2.4 专业类别差异

本研究将专业类别划分为文管类、理工类、音体美特殊专业类三种。研究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控制力这四个维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领导力总体水平和感召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这四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理工类、文管类、特殊专业类。前瞻力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管类、理工类和特殊专业类。

3.2.5 职务差异

根据学生干部的职务,将学生干部分为主要学生干部、中层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干部。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均存在非常显著的职务差异(P<0.01)。领导力总体水平及五维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主要学生干部、中层学生干部、一般学生干部。

3.2.6 政治面貌差异

对政治面貌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干部领导力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五个维度中的感召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领导力总体水平及前瞻力、影响力、控制力的得分群众最高。领导力总体水平及五维得分中,中共党员高于共青团员。

4 结论和建议

4.1 基本结论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整体水平较好,但五维不平衡。从整体来看,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表现得分为107.3分,这表明所测评的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整体水平较好。从具体维度来看,高校学生干部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的得分均在中等偏上,处于较好水平,但五维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其中标准差最大的为控制力这一维度,最小的为感召力这一维度,存在五个维度不平衡的现象。

不同的学生干部领导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学生干部领导力整体水平来看,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学生干部表现比女性学生干部更优秀;年级差异显著,高年级学生干部表现比低年级学生干部更优秀;专业类别差异显著,理工科学生干部得分最高,音体美特殊专业类学生干部得分最低;政治面貌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共党员学生干部表现比共青团员学生干部更优秀。

4.2 主要建议

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选任机制。高校学生干部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是高校学生民主管理的重要力量,担任学生干部也是学生在校期间锻炼和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品性修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组织指导教师要选好、用好学生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方式有很多,学生自荐、班级民主选举、班主任提名任命,等等[2]。要想选好学生干部,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组织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组织的特征和学生所处的年级来进行选择,在新生年级采取委任制,在二年级采取竞选制,在三年级采取组阁制,在毕业年级采取轮换制。每种选拔任用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阶段,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实际情况还可能复杂多样,所以运用时不可简单机械地套用,要学会灵活变通[3]。

重视对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力教育。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领导力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领导力总体水平及五个维度的得分均出现了大一学生干部高于大二学生干部的现象,这有可能是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的学生干部对维度的认知存在一定问题。大一新生的认知能力还不高,他们往往过高地认为交际能力会对个体成功产生重要影响,另外,他们在目标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4]。国外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学生领导力的教育。领导素质作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我国高校有必要向国外学习,重视对学生领导力的教育,这也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领导力理论课程和讲座、探索领导力训练项目、实施领导力培养专项计划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领导力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干部可通过学习理论来提升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训练实践来提升前瞻力、决断力和控制力。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来促进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提升。一是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实实在在办好学生活动。目前,高校学生活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可挑剔,但学生活动过量,导致学生筋疲力尽。因此,要摈弃形式主义活动,要让活动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二是破除官僚主义作风,营造和谐的干事氛围。官僚主义作风本不应存在于学生组织,但很多学生当上了干部之后就忘记了自己还是学生的这一本职身份,不利于班级和学生组织的团结合作。因此,辅导员和学生组织指导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学生干部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感召力控制力领导力
运动干预对自我控制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灵活多变,有着惊喜的细节重播和控制力 Starke Sound(史塔克声学)AD4.320 4声道功率放大器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文艺导演的感召力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中小企业营运中的资金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