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松材线虫病发生与综合治理措施调查分析

2020-01-15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歙县松材线虫病

唐 媛

(歙县霞坑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歙县245200)

近年来,黄山市歙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生态向好向优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64%,2019年林业总产值达近50亿元,林业产业富民作用进一步凸显。但由于松材线虫病发生且呈传播蔓延之势,吞噬着松树生命,给歙县森林资源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打好打赢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成为当前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头等大事。

1 歙县松林资源状况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歙县现有松林面积73933.3 hm2,占黄山市松林总面积的近50%,松树林总体规模大。2018年春季,歙县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全县统一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集中普查工作。在送检样本中发现了2处:郑村镇郑村村西村自然村和桂林国有林场新管管护站含有松材线虫,其中涉及郑村镇2个小班,面积13.4 hm2,涉及桂林国有林场1个小班,面积10.3 hm2。经市、省林检机构复检,确认为松材线虫病疫情。2019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歙县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已有徽城、富堨、郑村、雄村、王村、桂林、北岸、溪头、许村9个乡镇和歙西、桂林2个国有林场为疫点单位。歙县又位于黄山脚下,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已经威胁到黄山松的安全,松材线虫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2 松材线虫病入侵主要原因分析

多年来,歙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坚持科学化、立体化、常态化防控理念,积极采取监测普查、检疫检查、专项执法等综合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措施,严防死守,有效地延缓了松材线虫病入侵。但是,到2014年前后,与歙县相邻的浙江省临安市,本省池州市、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都发生疫情,疫情发生地景德镇浮梁县鹅湖镇离黄山风景区只有70 km,最近的九华山离黄山风景区只有35 km,浙江临安市龙港镇离歙县三阳镇只有5 km,江西浮梁县鹅湖镇与祁门县芦溪乡是零距离。所以此时安徽省林业厅已将歙县部分区域列为松材线虫病发生的高危区。

阻止松材线虫病入侵工作难度大。一是来自交通方面的难度。歙县境内与外界相连的公路有高速、国道、省道,还有水路运输和铁路。特别是近年来几条高速公路的开通,来自疫区的松材及其制品极易沿高速公路输入。尽管有金山、三阳和牌头检查站,但篱笆口子很难扎紧扎死。二是来自物流方面的难度。随着该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物资交流频繁,违章调运松木及其制品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厢式货车运输,给检疫检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漏查漏检,人为传入疫情的隐患大。尤其是电缆、电信器材包装物隐患更大,据悉九华山、华山等地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都是电缆电信器材包装物所致。三是来自地形地貌方面的难度。歙县地处山区,山高、路远、地势险要,枯死松树清理难度大、成本高、加之山场到户,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清理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前几年冬季的雪灾以后,枯死松树增多,病虫害增加,难以彻底清理下山,大多数枝桠留在山上,有的地方甚至将死树砍到了之。未清理的枯死松树使松褐天牛不断繁殖扩群,加大了松材线虫病侵入的风险,给疫情传入蔓延带来较大隐患。

3 松材线虫病危害特点、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

3.1 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特点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的“癌症”,是因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导致松树迅速死亡。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其危害特点为,一是致死快,防治难;二是传播蔓延迅速;三是对松林的威胁极大,一旦松林感染,将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松材线虫病被列为国际性检疫对象之一。

3.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高峰期

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一是自然传播。带有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从感病树体内飞出,在健康松树上取食或产卵时将松材线虫病传入。二是人为传播。通过人为活动从疫区将感病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比如包装材料、松柴等)带入非疫区,或将媒介昆虫从病区携带到无病区,再由媒介昆虫飞出传播、感染。

松材线虫病死树出现的高峰期在每年的8~10月份,翌年的3~5月份均会出现松树死亡现象。松材线虫是通过松褐天牛传播的,一条天牛能够携带1.8万条松材线虫,天牛在取食松树后,将线虫留在松树上,一条线虫3~4 d繁殖一代,30 d后导致松树枯死。如不除治,3~5年之内可导致山上成片松树枯死,危害相当大。且存在处置难度大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好的特效药进行防治,因此,松材线虫病被人们称为松树“癌症”。

3.3 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的现象与确认

从树体外观上看,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如发现松树有上述现象,须经县林业有害生物检测部门实地取样进行显微镜检测确诊。并及时安排布置防治措施,进行科学防治。

4 松材线虫病有效的防治方法

目前,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和药物防治2种方法。

4.1 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的方法

4.1.1 清除枯死松树,对砍伐的枯死树进行焚烧、粉碎(切片)除害处理或用不锈钢丝网罩覆盖,对伐桩进行药物处理,再加套不易穿破的塑料农膜,并在四周压土。

4.1.2 加强检疫封锁,阻止人为传播。对生产加工、经营涉木企业,以及物流、建设工地等使用木材加强管理,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危害。

4.2 药物防治方法。一是防治松褐天牛,减少媒介昆虫密度,可采取喷洒药物、诱捕器诱杀和竖立诱木引诱防治等方式。二是打孔注药,对古树名木以及公园、景区、寺庙等区域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进行打孔注药防治。

5 主要防治措施与成效

自2019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歙县为松材线虫病疫区以来,为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扩散,保护松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安全,歙县县委县政府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控、强化监管、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积极除治、不留后患、确保成效”的防控制度,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纳入林长制目标管理责任体制。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目标,以监测普查为重点,完善检疫测报体系,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积极应对,有效除治疫情和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为生态歙县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5.1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位

松材线虫病防控是一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各部门、乡镇、国有林业单位领导“一把手”责任制,县政府把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切实把防空责任落实到位。县政府对防控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对工作不力,行动缓慢的,加大问责。林业部门把防控工作当作重要的职责,进一步整合力量,除了专业检查站之外,所有木竹检查站也要承担松材线虫病的检查工作。森林防火队伍、护林员既要防火也要防虫,形成覆盖面更广的防控体系;交通、铁路、电信、电力、经信、邮政、住建、商务等部门落实好各自职责,支持和配合林业部门搞好检查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联动工作,主动协调和支持周边地区做好防控工作;加大目标和责任考核力度,等同于森林防火一样,实行松材线虫病防控一票否决。同时,加大经费保障,近3年歙县政府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逾1750多万元,每年均在600万元左右,专项用于枯死松木清理、松褐天牛防治等项防控工作。

5.2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为加强舆论引导,县委宣传部印发《歙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宣传方案》,成立了以县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宣传组。通过县融媒体中心、电视台、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和发放一封信、悬挂横幅、张贴通告等线下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执法行动开展。全县制作大型标语宣传牌12块,张贴通告1500份,悬挂横幅650条,发放一封信8万余份,制作在线访谈节目2期,宣传音频1个。同时,在歙县人民政府网站设立松材线虫病防治专题页面,在歙县林长制工作简报专栏编发专项行动动态信息,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强化对涉木企业的宣传教育,对加工厂、家具店等实行承诺公示上墙,时刻警示自律自重,起到了较好效果。

5.3 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根据《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黄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县政府可以划定重点预防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因此,歙县县政府发布了公告,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为重点预防区,强化防控措施,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调入重点预防区;禁止在重点预防区内非法加工、经营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禁止在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将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运经重点预防区。

5.4 加大排查力度,严格执法整治

县指挥部成员单位沉入一线,与乡镇、村居成立相应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疫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做到全员出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进行疫木监管检疫执法行动。县林业局成立1支案件查处机动组,保证全县案件能得到及时查处。截止目前,全县共出动7000余人次,排查涉木加工企业及个体户135家(包括歙县经济开发区12家、代户加工个体56家),其中11家已停产,正常生产的企业124家。涉及经营使用木质品企业(个体)114家,重点建筑工地8处,农户38255户。在排查整治过程中,为彻底消除隐患,销毁涉木加工企业存储的老旧松原木323.8 m3、销毁涉松木制品231.8 m3、松木加工剩余物2670 kg、木质托盘6717个,绝大部分为企业废弃和多次使用的老旧木制品;销毁农户近几年储存的松柴107.76万kg,查处检疫案件19起。

5.5 松材线虫病防治主要技术措施

5.5.1 做好监测普查。建立健全全县、乡镇、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强境内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高速、高铁、省道沿线、重点城镇及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的监测普查。加强松毛虫和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减少感染路径。

5.5.2 做好枯死松树清理。以普查监测、检疫监管为抓手,全面清理枯死松树,重点抓好歙西国有林场、桂林国有林场、郑村镇、桂林镇、富堨镇等重点地区疑似疫情除治力度,大幅度降低全县高危区枯死松树数量和范围,严防疑似疫情扩散蔓延;要求每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枯死松树清理任务。

5.5.3 实施打孔注药防控。树干干基打孔注药法预防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长期且稳定的松材线虫病预防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还具有较好的兼防松树其他枝叶害虫的功效。加强对重点区域松林树木的保护,提高松树免疫能力,县林业部门联合安徽省康禾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有限公司组成森防专业队,分别对歙西国有林场、郑村镇、雄村镇等重点部位约12万余株健康松树开展树干打孔注药防控松材线虫病,并结合各地实际采取药剂、引诱和生物综合措施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其中药剂防治1506.67 hm2,挂设诱捕器680个,确保全县松林资源和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与此同时,营造隔离防护区,在枯死松木间伐林地内,间种补植阔叶树,因地制宜地对松树林分实行小块皆伐改造,营造松材线虫病隔离带。

猜你喜欢

歙县松材线虫病
徽港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