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

2020-01-15韩玉才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刺五加根茎整地

韩玉才

(新宾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新宾113200 )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是五加科刺五加属落叶灌木,别名刺拐棒。根、茎皮入药,称“五加皮”,能祛风湿,强筋骨,可治风湿骨痛、遗尿、四肢不遂等症,还可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成为重要的药材资源。辽宁省产于新宾、清原、本溪、宽甸、凤城等县。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日益增长,对高品质刺五加产品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开发利用不甚合理,现有的野生资源产品缺口不断加大,供需严重失衡,滥采乱挖现象频发,致使野生资源分布现状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和发展刺五加物种资源,实现该物种的高品质永续利用及其快速扩繁,满足刺五加深加工产业所需合格原料供给,开发出更多符合人类需求的刺五加药食兼用的特色产品,本文归纳了抚顺市新宾县林区最新的刺五加仿野生生产经验,研制了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旨在为制定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1 刺五加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刺五加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分枝多,通常高1.5 m左右,最高可达5 m。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3~4,叶柄长3~12 cm,有细针状刺。树皮浅灰色,纵列,生多数细刺。1~2年生新枝具有密生向下的针状刺,小枝灰褐色,密生刚毛状针刺。花序为伞形花序,花常聚成球形,花梗细长。花萼无毛,有不明显5齿或无齿;花瓣5片,黄白色,卵形;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种子4~5粒,薄而扁,新月形[1]。

野生刺五加喜阴凉、湿度大的空气环境,通常生长在腐殖质层深厚、pH值呈微酸性的混交林林下或林缘、山坡、灌丛及沟溪附近。尽管刺五加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栽培容易成活,但是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栽植效果,建立刺五加生产基地,应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同时满足湿度大、散射光较多的疏林地、混交林或郁闭度较小的林缘。

因为刺五加果实于9~10月成熟,种胚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播种前均需适当的条件完成形态后熟和低温处理完成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刺五加种子寿命为3年,在生产适用年限为2年[2]。

1.2 物候期

抚顺新宾地区刺五加在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刺五加叶芽膨大期为4月21~30日,叶芽开放期为5月11~20日,叶片在6~7月进入旺盛生长。始花期为7月下旬,盛花期为8月上旬,果期为8月中旬~9月中旬,9月下旬种子形态成熟,浆果果皮呈黑褐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落叶,休眠期11月~次年3月,部分浆果在植株上可持续到翌春,自然干瘪脱落,植物生长期为150 d左右。

2 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腐殖质土层较厚的混交林地或郁闭度较低的林缘。刺五加仿野生栽培应选用针阔混交林的宜林地、疏林地、或林缘,且郁闭度0.5~0.7为最佳。北坡、东北坡、东坡皆宜,土壤应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不要选择荒山的南坡,更不要选择南向陡坡林下。干旱南坡不仅降低栽植成活率,保存率,较强的光照还会加速刺五加叶部老化,影响叶子药用价值。栽植所选地块还应避免沟塘、深谷、低洼地等霜害重的地方及全光下。

整地方式以穴状整地为主,穴径和穴深在30 cm以上,在栽植一个月前进行整地。在有冻拔害的地带和土壤质地较好的湿润地区,可随整随栽。

2.2 苗木繁育

栽植苗木以扦插繁殖苗为主要来源。扦插繁殖能够保留母株的优良性状,因此通过人工选取本地优良野生刺五加母株做为插穗来源,进行繁育刺五加移栽苗是刺五加仿野生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简易方法。夏季依据长势,对优良野生刺五加进行编号。插条规格:直径在l cm以上生长健壮且芽饱满的枝条;生长2年以上的成熟硬枝条,用锋利剪刀剪成7 cm左右的枝条,每根枝条上至少保有1个芽。野生刺五加扦插繁殖以嫩枝扦插为主,要在6月中旬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刺五加嫩枝,及时扦插,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快速健康生长,翌年即可移栽定植。

2.3 移栽要点

2.2.1 移栽时间。移栽时间在早春萌芽前进行最佳。

2.3.2 移栽地块。针阔混交林的宜林地、疏林地、或杂木林地,郁闭度0.5~0.7为最佳。坡度不大于20度的北坡、东北坡、东坡皆宜,土壤应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

2.3.3 苗木规格。春季选择苗高不低于30cm、地径不低于1.3 cm的1年生苗移栽。

2.3.4 起苗技巧。在选取合格苗木后,起苗时要深翻少伤根,对于受伤的根系可进行适当的修剪。起苗后用泥浆浸泡苗根,然后每50株绑捆,将根部套上防风黑袋,并对成捆的苗木适量喷水保湿后进行装车,待遮阳掩盖后,尽快运到移栽地块后,第一时间组织曾接受简要栽植培训的林农进行栽植。

2.3.5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不低于500株/hm2,同时不高于1500株/hm2。

2.3.6 栽植点配置。依据栽植地块特点,以品字形配置为主,群状配置为辅,提前进行穴状整地。

2.3.7 清理林地和认真栽植。在栽植前,要对栽植地块进行团块状清理,以栽植点为中心,对半径0.5 m范围内的杂、灌进行清理。每穴一株,深度约10 cm,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栽苗前要对穴坑上适量底肥,每穴施腐熟农家肥2 kg,用表土覆盖,栽苗时要按照三埋两踩一提的技术要求认真栽植,栽后要立刻浇一遍透水,待水渗透后,进行覆土并扩建一个直径约40 cm的苗坑盘。

2.4 栽后管理

2.4.1 松土除草。要保持刺五加栽植穴直径半米内土壤处于疏松、无杂草状态。

2.4.2 追肥。刺五加属于喜肥植物,栽后头两年需要追肥,每年最好追肥3次:初次在休眠期结束后进行,施腐熟农家肥2 kg/株;第二次在前次追肥后30~40 d进行,施肥量同上次,同时追施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1 kg/株;第三次在秋后进行,施肥量同第一次。

2.4.3 水分管理。刺五加喜湿润土壤,但又怕涝。因其属于仿野生栽培类型,在栽植成活后,仅需人工做好坑盘,以此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来保证刺五加健康生长所需水分。

2.4.4 培土防寒。栽后第一年需要培土防寒,培土在入冬前进行。刺五加经过一个生育期的松土除草,部分根茎外露,易受冻害,将影响刺五加安全越冬。因此,在入冬前,应对刺五加进行培土防寒。培土不用太厚,能将根茎埋入即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根茎部覆盖一层无籽草,既能利于刺五加防寒,又能利于翌年刺五加的根茎分蘖。

2.5 采收与初加工

移栽后要3~4年后采收。采收刺五加时,要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带芽地下茎,这样能够促进自然更新,达到建立新一代刺五加生产基地的目标。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均可药食兼用。

采收嫩芽和嫩叶要在春季进行。采收后要进行保鲜处理,通过真空密封,包装后直接上市;或分别通过盐水浸泡、晾干依次制成酱菜和干菜供应市场。在秋末冬初或春季刺五加树液流动前,挖取刺五加的根、根茎及茎以备药用。清除泥土切成25~40 cm长或5 cm左右长的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等待时机上市。

药用叶可在8月份采摘,阴干后保存。

3 发展前景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刺五加的认识已经由原来的治病转向保健、养生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发展。

刺五加药用价值高:树皮或根皮可作五加皮入药;茎、叶、果实均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根及根茎有益气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

刺五加可以增强人体摄氧量。能够延缓老化,加快心肌细胞代谢,且对人体肝肾无负面影响。因此,刺五加具有较大的市场及良好的发展潜力。

刺五加种子可榨油,制皂等用。

目前北方一些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出刺五加养生水、刺五加养生茶、刺五加营养液等相应的产品,且其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由于刺五加的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不甚合理,减少趋势明显,形成渐危局面,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植物。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该物种的永续利用及其药用价值,因此林地内应用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刺五加产业。其遵循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较好的保证了刺五加产品符合人类对其内在品质的要求,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市场前景特别好。

猜你喜欢

刺五加根茎整地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对刺五加药理作用及刺五加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原因的探讨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穿龙薯蓣根茎数量性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刺五加无性繁殖优于有性繁殖
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