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使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选择耐药菌的风险有关

2020-01-11张雪飞,郭庆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酰胺巴坦美罗培南

2010-2015年,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Teshome及其同事在重度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成人患者中研究发现,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时间与选择出1种或1种以上耐药菌有关,但与患者所携带的病原菌无关。抗菌治疗开始前180 d内未检测到的病原菌对1种或多种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这意味着抗菌治疗筛选出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获得新遗传物质,或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筛选出耐药菌。

该研究包括7 118例患者,每例患者至少接受了1剂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最主要的是头孢吡肟(5 274例),其次是美罗培南(2 463例)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 463例)。444例(6.2%)患者从使用第一剂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到出现耐药的中位时间为17 d。耐药检出率为0.16/100天次;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每使用1 d,产生新耐药的风险增加4%。单用一种药物时发现,每天使用头孢吡肟产生耐药的风险增加8%,美罗培南为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作者指出,对于头孢吡肟,10 d疗程与7 d疗程相比,细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风险增加24%。

尽管该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药物的给药持续时间是选择出耐药菌的关键时间变量。为了防止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选择出耐药菌,应尽可能缩短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In the literature. Every day of antipseudomonal β-lactam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risk of selection of resistant pathogens. Clin Infect Dis, 2019,69 (15 August) : iii.

猜你喜欢

内酰胺巴坦美罗培南
药学监护下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使用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Δ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趋向关系及其增效的选择适宜性
美罗培南临床加强药学干预的效果研究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配伍禁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