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筛查防控管理

2020-01-08周丽萍王思瑶刘燕芳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帐篷传染病

周丽萍,王 佳,王思瑶,刘燕芳,陈 珏

传染病即由各种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类型,绝大多数病原体属于微生物,仅有少部分为寄生虫[1]。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面积广、隐匿性强等特点[2]。当今世界进入全球化发展时代,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现代交通工具实现跨国传播[3]。2019年年末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7时,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信息显示,疫情已影响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病例增至660 706例,死亡人数累计达30 652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于2020年1月2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在疫情防控初期第一时间响应上海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在院前广场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环节(以下简称前出筛查),以降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几率。具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前出筛查组

在医务处-门诊部-前出筛查组三级管理架构的基础上,组建防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形成网格化管理结构,以高效应对疫情。挑选1名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并乐于付出的骨干担任前出筛查组长,负责全部前出筛查工作的人员管理以及流程、职责、制度的制定和优化。

1.2 加强人员培训

前出筛查人员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是应对疫情的基础,于医院疫情防控大局管理关系密切,其自我奉献、慎独精神及责任心直接影响院内是否有疫情传播发生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前出筛查人员强化培训《个人防护技术》及《职业防护安全》,培训方式如下:以微信平台为基础,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培训、现场培训与实战演练,采用直播及视频回看学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培训;同时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学习练习沟通技巧,使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用或少用过于专业化语言[4],发现患者有隐瞒病情或不配合时需耐心解释。

1.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3.1 制定前出筛查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前出筛查工作制度》、《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筛查流程》、《前出筛查工作职责》、《安保人员工作流程》、《卫勤人员工作职责》,并设立《前出物资清点本》、《前出物资消耗本》,2次/d清点和记录防护物资请领与使用量。

1.3.2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根据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上海市护理质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第二版)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发热疑似患者转送制度》、《空气、环境、物表消毒制度》等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落实。消毒供应科专员2次/d收取医疗废弃物,每次称重、登记,与前出消毒管理员双签名登记;2次/d采用有效氯(2 000 mg/L)进行喷洒消毒。

1.3.3 严控防护要求 根据《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防护等级》要求,前出筛查人员执行二级防护要求:穿一次性隔离衣带,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鞋套;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每次接触患者后必须做好手部消毒,消毒剂揉搓1~3 min;对疑似有接触到患者体液或分泌物时立即更换防护用品,做好杀消工作。所有前出筛查人员执行每日体温自测制度,严格登记上报。

1.3.4 精选筛查场地 为提高防控安全性,结合本院地形,将疫情筛查场地前移至院前广场。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也可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率。使用野战医疗帐篷作为室外工作场地,避免“折返跑”、减少人流“冲突点”。5顶野战医疗帐篷中,1号帐篷为绿色通道专用帐篷,主要为军人、孕妇、轮椅等优抚患者、能提供绿色随申码的江浙沪皖患者、能提供我院流行病学调查健康码的非疫区地患者通行;2号帐篷为人工筛查通道,主要为无相关电子设备、不能扫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但有身份证或医保卡的患者通过;3号帐篷为检测区,由医务人员用红外测温仪为患者进行体温初测,体温正常的患者通过专用清洁通道进入门诊就诊;初检体温异常的患者将从检测区的通道进入4号帐篷进行人工复检,复检体温仍异常的患者将通过专用通道进入发热门诊进一步治疗;5号帐篷为医务人员物资存放处,与患者路径区分,防止医患交叉感染。

1.3.5 严密制定“流行病学调查”项目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断标准,制定“流行病学调查”项目:(1)旅行史:14 d内是否有疫区地、疫区国居住或旅行史;(2)接触史:14 d内是否有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聚集史:14 d内是否有与从疫区地、疫区国家来的人聚集;(4)近期有无发热(体温≥37.3 ℃);(5)有无咳嗽症状;(6)有无乏力症状。异常情况处理方案:(1)符合流调内容中任何“一史”但无症状的患者,病情较轻则予以劝离,于14 d隔离期满后持街道开具《隔离到期证》可进入医院就诊;(2)符合流调内容中任何“一史”,体温≥37.3 ℃或有咳嗽乏力症状的患者,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后指引患者至急诊发热门诊就诊。

1.4 前出筛查人员管理

前出筛查人员包括医务人员18名,其中筛查工作组长1名、总值班1名、筛查员12名、巡视员2名、物资管理1名、消毒防护督导1名。总值班主要负责当天现场协调工作,维护现场秩序,进行安保、志愿者的指导工作;筛查员共分4组,每组3名,主要工作是对进入门诊的所有人员进行流调、测温、开通手机院内通行证、统计工作量及物品清点等;巡视员分为早班和中班,主要职责为辅助筛查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物资管理员负责前出物资日常管理,包括请领、发放和登记;督导员负责前出所有人员和区域的消杀质量管理工作。

安保人员10名,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协助筛查人员开展工作,并提供患者手部消毒溶剂。

志愿者多名,主要职责是在就诊高峰时段为患者提供就医咨询、指导筛查流程服务、协助患者及家属手机扫码完成流调答题等。

卫勤保洁人员1名,全天分时段工作,负责前出筛查区域的卫生管理和帐篷地面、空气及桌面消毒工作。

1.5 患者及家属的管理

医院实行实名制预约就诊,患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或医保卡挂号。患者及家属进入筛查流程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疫情防控要求:佩戴口罩,进入帐篷前进行手部消毒,原则上1位患者仅允许1名家属陪同,保持1 m间距,接受工作人员流行病学调查,测量体温。患者及家属必须如实回答流行病学调查问题,不得瞒报。

2 结果

此次疫情暴发以来,本院前出筛查工作采取多种防控措施,不断摸索改进,取得一定经验,对患者的筛查能力不断提高。2020年1月31日至4月1日,共筛查35.2万人次,其中发热异常患者359人次,“三史”异常患者851人次。本院的疫情防控筛查体系有效保障了医务人员及来院患者的诊疗安全。

3 讨论

3.1 各类人员的严格管理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本院对医务人员疾病防护及流行病学调查知识实行全覆盖专业培训,并对医院人员统一调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护指导,就诊筛查各环节严格管理,合理分流,使疫情防控和门诊开诊有序进行。

3.2 科学的筛查流程是防控的保障

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本院选择合适的场地,制定科学的筛查流程,既严格遵循消毒隔离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又保证了患者的基本需求,顺利实行筛查,有效分流就诊。

3.3 信息系统的完善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

筛查小程序的开发,可根据疫情的变化,随时更新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保证筛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简单易行的手机扫码,既能避免交叉感染又能记录患者信息,有效提高了筛查人员工作效率。

此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速度快、风险性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参与部门,应确保医护人员积极投入到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充分的人员及物资准备、合理的布局、严格的管控,对此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帐篷传染病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帐篷里的笑声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帐篷节”开始啦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