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0-01-08伟,薛

关键词:扫描时间能谱宝石

郭 伟,薛 璐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的是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大类,即: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0例。其中A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53~72岁;B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52~70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等。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进行确诊。

1.2 方法

1.2.1 A组

冠脉成像所用的CT仪器为force开源CT。扫描开始前5分钟,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接连心电监测设备并取头先进,根据患者的心率不同,选择相应的检查序列。先行心脏平扫,后经患者肘静脉或贵要静脉置入留置针,并利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率为4.0~4.5 ml/s,注入约40~60 mL。

1.2.2 B组

冠脉成像所用的CT仪器为DiscoveryCT 750HD宝石能谱CT,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扫描过程中患者遵指令进行屏气。检查时患者的心率需在60~100次/分的正常范围内,对比剂注入的速率约为5 ml/s,剂量约60~80 mL。所有获得的冠脉成像的图像均经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诊断医师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的诊断检出率对比,以冠脉造影为参照标准,A组与B组CT均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冠脉主要分支,即:LMA、LAD、LCX、RCA。A组的诊断检出率为92.5%(37/40,而B组的诊断检出率为90.0%(36/40),两组的冠脉硬化的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force开源CT的扫描时间较传统CT明显的减少。在心脏成像方面,相对于宝石能谱CT对心率要求更小,扫描时间相对于宝石能谱更短,扫描时造影剂的注入量更少,可以对运动伪影进行及时的排除,提高图像质量,可以更清晰精准的显示冠脉的分支情况。而能谱CT的光谱技术在CT技术中具有突破性应用,其原理是通过瞬切能谱分光技术将X线分成X线能谱,继而实现并完成传统CT无法完成的工作[2]。能谱CT较常规CT扫描时间短,金属伪影对于其图像的影响更小,可以更清晰的显示出病灶并帮助判断良恶性。本文中,将患者分组并分别进行西门子force开源CT与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以冠脉造影为标准,两种CT的诊断检出率相近,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总之,综合考虑来看,西门子force开源CT对心率要求较低,扫描成功率更高,所获得的图像清晰度更高,扫描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简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应用开源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能谱宝石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延迟时间及扫描时间对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直接造影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种”棵宝石树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