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莒南县鸡龙河综合治理探讨

2020-01-04秦夫锋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莒南县巡河龙河

秦夫锋

(莒南县石莲子水利服务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

鸡龙河位于莒南县中部,是淮河流域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莒南县涝坡镇孙卢鸡山南麓,向西南流经涝坡、十字路、岭泉、筵宾、板泉等镇(街),于板泉镇大白常村西北入沭河,流域面积307.5km2,干流全长37.9km,河道平均比降1.78‰,主要支流有塔巷河、筵宾河、白马河、石沟河、黄庄河、官坊河等。流域内有125个村庄、21.61万人口。该河属季节性河流,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865mm,但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鸡龙河属于中小型河流,但在莒南县的众多河流中,该河流域面积较大,干流较长,支流较多,流域内村庄、人口和企事业单位分布比较密集,污染源复杂。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又疏于河流治理,鸡龙河积累了大量水环境问题,水污染、水域岸线萎缩、水生态环境恶化成为鸡龙河流域的民生之患。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的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了鸡龙河综合治理力度,在水质和水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

1 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贯彻实施河长制

鸡龙河是莒南县的一条重要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问题多、水质差、影响大。鸡龙河河长由县委副书记担任,其支流河长由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镇(街)设立总河长并分级分段设立镇、村河长。鸡龙河河长可有力指挥、调度、督导、协调其他支流河长及有关镇街(街)、职能部门,极大地促进了鸡龙河水污染治理和河湖“清四乱”工作的开展。

县河长办制定了《河长巡河制度》,要求县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镇级河长每旬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巡河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通过手机巡河APP及时上传。县河长办每月对各级河长巡河及问题处理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河长巡河制度,有力促进了河长巡河及河湖问题的解决。

2019年鸡龙河县级河长组织流域内各级河长进行了“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建筑16处,整治企业违法排污53处,处理非法采砂2处,整治养殖污染58处,极大地改善了鸡龙河流域的水环境。

目前,在各级河长的共同努力下,县河长办委托第三方评估认定的鸡龙河流域200处水污染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21处河湖“四乱”问题也都整改到位,水域空间得到清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1.2 强化水污染治理

鸡龙河水体质量差,除上游石泉湖水库外,大部分河段水质为劣Ⅴ类。由于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治理必须坚持系统治理、流域治理的原则。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2.1 净化支流

a.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在鸡龙河重要支流兰花河、白马河、石沟河等污染严重的河流上,增加了14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对流域内尚不能纳入污水管网的社区、学校、医院、村庄等排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削减污染物含量。经测算,14处污水处理设备每天可处理污水9450m3,每年可削减COD161.2t、氨氮22.3t、总磷2.4t,极大地改善了鸡龙河水质。

b.建设生态塘。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仅能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为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在各重要支流入鸡龙河河口处,采用拦河坝截污、生态护坡及湿地植物栽植模式,新建了15处生态塘。根据各支流入河口处地形、水质等情况,在距离入河口处约1~2km范围内修建2道拦河景观坝,清理整治拓宽河道,形成人工生态湿地。根据生态适宜性、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协调性原则,栽植水质净化的植物,如在地势较高处种植芦竹、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水浅处栽种莲藕、睡莲、水葱、芡实等浮叶植物;水深处配置菹草、金鱼藻和苦草等沉水植物。生态塘工程不仅净化了水质,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到修复,还美化了农村环境,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果[1]。

c.治理黑臭水体。鸡龙河支流卧龙河上游、县城金碧花园和金龙御景园两个小区之间是一片狭长的河道,原来已打造为公园,有亲水栈道、水上亭台和绿化苗木,但由于疏于管理、常年淤积和污水溢流,已面目全非,变成茅草丛生的臭水沟,河道底泥季节性悬浮释放,加剧了水体污染[2]。2019年对该段黑臭水体进行了整治:清理并运走了垃圾、杂草和黑臭淤泥;将汇入的污水导入污水管网,彻底消除污染源;清洗并维修了栈道、亭台,补植了绿化树木;长效管理是确保河道整治后不再重返黑臭的关键[3],为此,卧龙河县级河长协调县绿化管理部门落实了2名员工,负责该公园日常管护、保洁。

1.2.2 治理点源

a.整治工业排污口。据调查,鸡龙河流域共有工业排污口17个,其中仅有2个排污口有排污许可证。对此,县水利局会同县生态环保局进行了联合整治,关停非法排污口:对排污达标的,依法办理排污许可后,允许继续排污;对经治理后仍不达标的,不再允许排污。对重点排污口,责令排污单位限期依法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并和生态环保部门的监测设备连网。

b.新建污水收集系统。岭泉工业园位于鸡龙河右岸、岭泉镇驻地东南3km处,是岭泉镇的工业聚集区,部分企业将工业污水经简单处理后直接外排,COD、重金属等污染因子严重超标,是鸡龙河的重要污染源。为此,2019年县财政投资120万元,铺设HDPE管道2.2km,建设配套泵房、蓄水池,将岭泉工业园区内产生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输送至西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建成后,每天可向西污水处理厂输送污水200m3,极大地减少了岭泉工业园区污水对鸡龙河的污染。

1.2.3 控制面源

据调查,鸡龙河流域内有农田17.88万亩,农业种植以小规模家庭种植为主,集约化程度低,土地利用强度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化肥、农药残余汛期随降水渗出,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a.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机械化作业下,集作物收割、秸秆粉碎、土地深翻、田面平整于一体的技术。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秸秆堆积河道对水质的污染。为此,县财政部门对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具予以补助鼓励。据统计,2019年流域内秸秆还田4.20万亩,减少化肥使用量约2100t。

b.推广低毒、易降解农药。由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县农业部门,对农药销售网点进行不定期检查,禁止销售剧毒农药和不易降解农药。

1.2.4 消除内源

河流流经城镇时,水质往往变差。恢复和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重点通过人工构建健康生物群落,维持水生态系统稳定平衡,从而实现河道水质及水景观良好[4]。为此,鸡龙河在治理污染时,有针对性地在河道水浅处栽植了水生植物,经过几年的生长、发育、繁殖,现在已初具规模。这些水生植物可有效分解有机质,吸收污染物。

1.2.5 创新治污机制

建立形成环境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5]。莒南县探索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在鸡龙河及其重要支流的镇(街)交接断面,设置了14处县控监测点位,县生态环保局一月一测,并根据各镇(街)对水质污染的“贡献”,征收生态补偿金,倒逼相关镇(街)切实履行水污染治理责任。据调查,自从实行该项制度以来,鸡龙河及其支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且有逐渐向好的态势。

1.3 打造生态防洪工程

生态防洪工程以提高鸡龙河防洪标准、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为治理目标,东起莒南县城隆山路,西至淮海路(岭泉镇前左山),河道长度13.9km,建设红线最宽处为718.0m,最窄处126.0m。其中水面最宽处259.0m,最窄处80.0m,水域面积267hm2,占总规划面积的42%,平均水深1.5m;两岸绿化面积304hm2,占总规划面积的48%;广场、园区路、堤防等建筑物面积65hm2,占总规划面积的10%。新筑堤防28.0km(2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两岸护砌16.1km、景观溢流坝14座,新建大河南、良店2座橡胶坝;栽植乔灌木21万株,种植地被及水生植物46万m2,布置景观石1.5万t,建设小主题广场18处,建设停车场11处,修建木栈道1.21km。该项目位于县城新老城区之间,具有防洪、生态、旅游、休闲等功能,有效修复和提升了鸡龙河水生态环境,引领了莒南县北城新区发展。

1.4 夯实河道管理基础

a.河道确权划界。河道边界不清、管理范围不明、土地权属模糊,是导致河湖“四乱”的重要原因。为此,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从2017年开始对鸡龙河进行现场勘测、地籍调查。目前已完成河道确权划界,明确了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并埋设了界桩。划界成果建立了电子档案,纳入了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自然资源数据库。河道确权划界的完成,为鸡龙河河道清障提供了法理依据,为今后的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b.编制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在河道确权划界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鸡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规划的编制为鸡龙河落实分区管理要求、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c.设置湿地管理机构。为巩固鸡龙河治理成果,有效解决湿地无人管理、重建轻管的问题,县编办批复县水利局组建鸡龙河湿地管理机构,该机构有效行使了湿地日常巡查、监督、养护、保洁等职能。

2 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河长的教育管理

鸡龙河流域部分镇、村河长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不按时巡河、巡河敷衍了事的现象,对发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2 河流水质有待提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鸡龙河的水质非常重视,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进行了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污染源复杂,目前,鸡龙河上游石泉湖水库(中型)水质为Ⅲ类,部分河段水质为Ⅳ类或Ⅴ类,大多数支流水质为Ⅴ类,个别支流水质为劣Ⅴ类。支流对鸡龙河的水质影响较大,流域内河流水质还有待提升。

2.3 部分河段防洪标准偏低

近年来,莒南县结合防汛和城市建设,沿鸡龙河两岸修筑了多段堤防,提高了县城的防洪能力,但鸡龙河还存在防洪隐患。

a.存在无堤防或堤防标准低的河段。如涝坡镇小岭桥至东店头桥段,河长5.0km,无堤防;省道225良店桥至沭河口段,河长7.0km,河堤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已严重损毁,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

b.鸡龙河上还有6座20世纪修建的漫水桥,近年来由于采砂取土,河槽下切,行洪时漫水桥宛如横亘在河道的石墙,严重影响行洪安全。

c.部分区段河滩塌陷,造成水土流失和下游淤积,影响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

2.4 村庄周围的河滩有待治理

鸡龙河沿岸村庄分布较多,部分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河湖岸滩随意倾倒垃圾现象比较常见,乱圈乱占也时有发生,污水直排入河也屡禁不止,因此,水域岸滩环境比较差。另外,鸡龙河的河道治理,近年来更注重县城周围河段的治理,沿河偏远村庄河段的治理还比较欠缺。

3 对 策

3.1 加强教育,严格考核问责

针对鸡龙河流域部分镇(街)、村河长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县级河长和镇(街)总河长要加强对镇、村河长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的文件精神,认识到河道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实地考察,学习、感受好的典型案例,激发自身动力。同时,要严格考核问责。镇(街)总河长也要加强对镇(街)、村河长的绩效考核,并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做到赏罚分明;对履职不力的,要对其诫勉谈话,甚至追究责任或调离工作岗位。

3.2 多方施策改善水质

提高河流水质,需要多方施策。ⓐ持续推动流域内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绿色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对县城西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使出水水质由现在的劣Ⅴ类地表水标准,提升至准Ⅳ类地表水标准;ⓒ对城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修复老化破损管网,封堵溢流管网,同时做好管网延伸,做到污水应纳尽纳,杜绝偷排漏排;ⓓ按照规划尽快落实流域内各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建设;ⓔ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污染;ⓕ防止养殖污染反弹,虽然目前由于非洲猪瘟,流域内猪存栏量不大,其他沿河畜禽养殖已基本清理完成,对水污染可以忽略,但从长期看,还应引起对猪养殖污染的重视,进行规范化管理。据调查,流域内无规模化养猪场。对小型养殖户,一方面要对粪尿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落实属地管理,加强监管,杜绝污水直排。

3.3 提高防洪能力,确保行洪安全

对于无堤或堤防标准低的河段,需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修筑堤防。据统计,需新修堤防10.0km,改建堤防14.0km。另外需新筑护岸护滩18.0km,拆除鸡龙河上阻水严重的6座漫水桥,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改建跨河交通桥。需要注意的是,因鸡龙河贯穿莒南县城、岭泉镇驻地,沿河也有多个村庄,堤防和交通桥建设,除考虑防洪功能外,还要综合考虑交通、旅游及休闲等多项功能,护岸护滩不仅满足行洪安全,还要满足生态和景观要求。

3.4 打造鸡龙河沿岸生态宜居新农村

ⓐ通过电视、标语、广播等多种方式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及厕所改造等村庄清洁行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使村民感受到治理环境的益处,从而提高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成为水环境治理、保护和监督的主力军;ⓒ把乡村水域环境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配备河道保洁员,并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按照鸡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把村庄周围的河道、滩涂逐步纳入治理范围,拓宽投资渠道,加大上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建设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转变常规水利工程的治河理念,将河道整治与园林景观充分融合[6],打造适宜的水域陆域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结 语

鸡龙河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还涉及诸多支流;不仅有工业、农业、养殖业污水,还有生活污水;既要防止偷排、漏排,还要加强管网延伸、污水处理工艺提升;既要落实河长负责制,又要实行属地管理,做到两者有机统一;既要河长办统筹协调、督导,还要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切实履职、依法行政。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随着河长制工作的大力推进,鸡龙河变得水越来越清、岸越来越绿、景越来越美,将成为莒南县河道治理的典范。

猜你喜欢

莒南县巡河龙河
巡河记
游桂林遇龙河
游桂林遇龙河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基于PC端和移动端架构的重庆市河长制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庄玉庭先负孙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