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在农村历史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

2019-12-27李红英

文化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中学

◎李红英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我国在正式提出研学旅行之前,各学校主要以春令营或夏令营的形式,或者以组织学生春、秋游以及走访参观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但尚未对“研学旅行”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1];2014年,11个省区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2016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统一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了开展研学旅行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主要任务、基本原则,意味着研学旅行已经完全进入教育发展计划,要求各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教育活动[2]。

一、研学旅行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国家对研学旅行的明确表述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3]。研学旅行是适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教学活动,对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增收都有积极意义。现在仅从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方面探讨开展研学旅行的重大意义。

第一,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形式、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标。农村中学历史历来备受冷落,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形式创新不够,导致中学历史教学模式长期僵化,加之历史知识相对枯燥单调,使得历史课堂缺乏生机与激情,历史教学的人文素养教学目标也难以达到,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不充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整合课本知识和研学旅行基地特点来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的历史知识教学,丰富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历史研学旅行基地边游边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

第二,研学旅行是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在打破学科限制和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紧密。在中学开展历史研学旅行,不仅能切实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感,亲身观察历史文物、遗迹,了解与拉近历史的距离感,由课堂的间接性知识接受转变为直接经验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习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探究合作的能力。

二、在农村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中学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然而近几年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并不容乐观。教育部门、学校鉴于研学旅行的安全问题、教育经费组织问题、教学设计方案问题、与研学旅行基地的沟通协调等问题,纷纷放弃开展研学旅行。由于教学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学校的研学旅行开展情况也有所差别,城市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机会远远大于偏远的农村中学。农村中学要开展研学旅行,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在目前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一)经费匮乏

由于我国经济东西、城乡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居民收入颇丰。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仍然处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低少的阶段;为维持孩子的教育支出,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选择了进城务工,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农村父母们不太能理解、也不太会支持在他们看来是游玩一样的研学旅行。学生想要从家里面获取研学旅行经费的需求难以被满足,学校也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教育经费支出,难以实现研学旅行的开展。

(二)师生研学旅行意识淡薄

教育部早已提出要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坚持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总目标。新课标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的贯彻落实比较到位,也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新老教师对新的教育政策的理解不够、学校未大力宣传、教学资源紧张等诸多原因,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学仍然面临着紧张的中高考升学压力,导致学校紧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教学方式关注不够。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师从未了解过什么是研学旅行,即使部分教师知道研学旅行,迫于升学的压力,也漠然置之。

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了解课外知识的渠道有限,以及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期望以升学走出大山的心态,使他们不太会主动了解研学旅行,认为研学旅行既费钱又费时,影响学习,因此对社会积极提倡的研学旅行持淡漠态度。加之历史科目在目前农村教学体系中并不是主要科目,师生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的意识更是淡薄。

(三)安全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不管是城市中学还是农村中学,之所以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开展研学旅行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城市的学生因为有过陪同家人旅游的经历,并且小学阶段参加过各种形式的令营活动,有一定的出行纪律和组织意识,也懂得一定的参观、走访要求,安全意识也相对浓厚一些。农村中学由于在小学阶段参加令营活动较少,缺乏班级出游的经验,难免会不听从要求,纪律意识淡薄;农村中学教师也未受过研学旅行教学方面的培训,加之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众多中学生一起出游的安全性难以保证。面对种种安全隐患,农村中学学校为避免麻烦,往往选择不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四)旅游市场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

研学旅行不仅是一项创新教育活动,对旅游业来说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收项目。如果教育机构无法满足研学旅行实施的条件,是可以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比如创建研学旅行基地,和当地博物馆、文化馆交流合作等。当前的研学旅行大多都是“只旅不学”“只行不研”,其内容也很少与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学科课程相结合,这与教育机构、学校和研学旅行基地缺乏必要的沟通合作以及监督有关,也与旅游业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建设有关。

三、农村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应对策略

如上所述,在农村中学开展研学旅行困难重重。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增多,农村学校的数量也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大量减少,然而农村在校学生所占比重仍不容小觑。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称:“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550.56万人。在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学校研学旅行的对策不失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部分[4]。”

(一)开发落实研学旅行经费筹措渠道

农村中学属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有专项教育经费支出。现今研学旅行在中学教育的开展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肯定与支持,各级政府应该划定专项经费用于研学旅行,尤其要支持农村地区。首先,为促使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可以建立专项监督机构,确保研学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中学的研学旅行;第二,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模式,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确保研学旅行经费来源最可靠的方式;第三,学校可以和相关的研学基地进行沟通,以政府为媒介争取参观费用优惠。总之,农村中学要以政府支持为依托,广开研学旅行的经费来源,争取早日实现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普遍开展。

(二)加强对研学旅行的宣传工作

在农村地区,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历史研学旅行的认识不够明确,不清楚历史研学旅行的真正教学意义。因此,要通过宣讲、媒体宣传等方式,让与历史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明白历史研学旅行的真正意义,进而争取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对实现历史研学旅行的开展意义重大。通过宣讲,让历史教师和学生共同走出课堂,转变传统的说教式历史教学;让师生一起走进博物馆、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切实感受历史的沉淀感、历史文物所体现的魅力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三)加强研学旅行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历史研学旅行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于研学旅行中的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首先,从学生主体来看,学生应该树立集体意识,听从组织的安排,记住集合的时间、地点,明确研学旅行的路线、目的和学习任务,紧跟大队伍;对于好看的、好玩的历史文物,谨记游行规则,不轻易触碰,随时注意安全。

第二,从组织主体来看,学校应该在游行前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好合理的研学旅行路线,安排合理的带领人员,并做好交通、食宿的准备工作。带队教师应该具有及时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遇事不慌张;并且要设计好研学旅行的教学方案,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力求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有所收获。

第三,从研学旅行基地来说,对于专门的研学旅行团,研学旅行基地应该有相应的接待程序,做好专门的规则讲述。比如,在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学生集体讲解博物馆的历史特色、参观原则和注意事项,既可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也有利于博物馆的宣传与推广。

(四)学校与历史研学基地交流合作

农村中学要想实现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必须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要与相关历史研学旅行基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等多方面广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更多样的合作形式,相互研发合作,制定富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总之,历史研学旅行基地应该多与学校和教师交流合作,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多主动联系历史研学旅行基地,多表达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建议,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旅行环境。

四、结语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大目标不能动摇。因此,开展研学旅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水平要求也会逐渐提高。农村中学应该真正重视起来,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主动认识和了解历史研学旅行的组织规则、目的和意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历史研学旅行环境。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中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夏日旅行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