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艺术与语文教育的融合

2019-12-27◎赵

文化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合传统

◎赵 荣

(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 832000)

一、引言

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国的历史。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割不断的文化血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以渗透的方式在语文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会不会成为继承语文教育传统、改革语文教学内容的契机呢?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需要面对的传统最悠久、最丰厚。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枯燥盲目。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就会影响学生知识和身心的发展,严重的还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激发,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感情的表达能力。

二、文化艺术与艺术的关系

除了语言文化这个根,还有几千年教育留下的传统和经验;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文化要想形成系统性的产业,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人文性。语文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文化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而教育在文化艺术的滋润下变得更加人性化,富有文化气息,更高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丰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教育产生了密切的关系[1]。其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育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要想使这些优秀的文化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就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等科技产品使文化艺术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大众,让人们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进而提升文化艺术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教育应用到文化艺术中,人们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到文化艺术,了解过去辉煌历史,吸收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发挥文化艺术的社会作用。

(二)文化使教育富有人文化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是目前的教育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互联网多媒体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良的信息和社会诱惑。所以说没有文化内涵的教育缺乏一定的人文性,对人们的生活不能产生实质的作用。将教育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用文化涵养去改善当前的教育,让教育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方便大众的社会生活。当前语文教育中充分吸收文化艺术,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教育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榜样[2]。

三、教育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方法策略

文化艺术与教育融合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文化产业语境下的内在要求。因此,新时代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自身发展和突破,就需要探索两者融合的方法策略,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因材施教,注重引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状况、思维方式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不同的特点,都存在个性差异。作为老师,必须结合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当今的学生们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

因此,坚持知行相合,让学生通过主体体验,真实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切身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用教育事业支撑文化产业

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文化产业要想发展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要想实现文化艺术与教育的融合,就必须用教育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教育的支撑下,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要想使教育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撑力,文化企业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升文化艺术的服务能力,让文化艺术能够深入到教育当中,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同时,文化创作要融合科学技术,让文化艺术产品更具有表现力、竞争力和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到文化艺术,学习文化艺术的思想精髓,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和价值[3]。

(三)借助教育手段,打造文化产业链

当前数字化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字教育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在数字教育的支撑下文化艺术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传播。比如当前电子图书、电影以及电视剧等,文艺创作者在创作文化产品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精神和内涵有效传播。当静态的文化艺术插上教育的翅膀,既扩大了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教育手段积极打造文化产业链,让不同类型的文化彼此之间形成链接,加强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融合,凝聚文化产业的力量。文化产业链是以教育为支撑力,文化产业链需要聚拢教育方面的人才,汇聚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跟随文化发展的潮流,加快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四)因地制宜,促进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在打造文化教育创新方面,相关企业应当学会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艺术,根据当地的文化实际情况结合科学技术,进而打造有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减小文化与教育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促进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文化与教育融合需要一定的人力与物力,因地制宜实施文化教育战略,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依托,借助教育力量打造当地特色文化教育产业群,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教育的缺失会使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坚持传统文化的教育,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提高学习质量,又可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要在以后的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艺术教育,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情感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而不断地感到美的满足、美的享受。这样的结合,正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语文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两者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或属性,彼中有此、此中有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为两者的相互转化提供了由此达彼的桥梁。

四、结语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与教育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的带动下,文化艺术由传统的静态发展逐渐演变为动态发展,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其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得到了提升,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融合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