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19-12-20陈丽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陈丽华

[摘   要]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握课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本”为本,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积累经验,让学生创新构想写出真性情。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3-0016-02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所以,创新要从娃娃抓起。中学时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慢慢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可接纳的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但他们又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所以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其实直接关系到未來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

“创造”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强调“首创”和“前所未有”,而“创新”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创新既包括前所未有的创造,也包括对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对其使用价值的重新发现。由此可见,人们常说的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可以说,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因此,中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注意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以抓住课堂和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从细节着手,注重思维的发散与想象力的激活。

一、把握课堂,拓展延伸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思考的主战场,更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要善于利用课文,要把握机会进行课后的拓展和延伸,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又与想象力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在讲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以及《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与寓意之后,给出资料尝试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寓言故事的创作。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便进行了想象创作。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展示,让笔者惊讶的是,虽然学生参考的是同样的材料,但他们写出来的寓言故事却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故事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在讲到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时,笔者更是抓住机会,叫学生依据这个故事的结尾,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给这个裸体的皇帝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有学生写道:“皇帝一怒之下把两个骗子给杀了……”也有学生写道:“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皇帝回宫之后赏了很多的金子给骗子,并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甚至下令把乱说话或是乱嚼舌根的人统统杀头。”还有学生写道:“因为害怕全国老百姓都说他愚蠢和不称职,所以这位懦弱的皇帝躲在皇宫里再也没有出来……”学生把这位皇帝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并通过想象进行创新,添加了许多新的东西,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了。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这些其实也正应了那些老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维有多远,创作就有多远。”

二、以“本”为本,活学活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而模仿与借鉴就是最好的方法。“模仿借鉴是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因为它们本身就孕育着创新思维。可以说,模仿借鉴与创新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古今中外的文豪,哪个不是兼收并蓄,集百家之长后,才最终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所以教师要以“本”为本,以课本为依托,让学生活学活用,善于借用课本中的字词句(段),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处经典的描写百草园景物的地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这一段景物描写抓住事物的特征,层次分明,动静结合,秩序井然,是模仿的最佳范本。不少学生的词汇量少,语言表达混乱,经常会表意不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便是学了新课文后,让学生借鉴与模仿文中经典的描写进行创作,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又如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有一句:“历史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学生将其创造性地改为:“历史的天空不会总是充满阳光的。”“历史的车轮不会为谁停留,总是不断向前进的。”

平时在讲解文言文或古诗文的时候,笔者通常建议学生利用各种办法进行创新式背诵或理解。以《山中杂诗》为例,学生可按照“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奏朗读背诵;可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山、烟、竹、日、鸟、檐、云、窗”,在厘清它们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可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可以描写还原画面,学习品味什么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理解。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让他们丧失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探索。

三、积累经验,创新构想

期末考试后据阅卷教师反映,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年级中有将近二三十份作文雷同卷,学生用同样的套路,写同样的题材,有些甚至连所写内容都十分相似。这样的写作现状让笔者触目惊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笔者所在学校的很多教师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经过反思后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列模版让学生记,让学生背,这样的现象在年级中十分常见,而教师之间使用的作文材料又是相通的,学生手头上的作文书、资料等也是相同或共用的,再加上在考前,有的教师还会复印七八篇范文,让班上每个学生人手一份。这样抄来抄去、背来背去,学生在考场上写出相同的作文也不足为奇了。 这样教学,教师是“轻松”了,可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写出的作文成了“批量生产” 的产物。

为什么学生写不出作文?为什么觉得作文难写?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结果“脑也空空,肚也空空”,提笔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平时教师只要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就怨声载道,叫苦连天,“啊——”个不停,犹如上刑场,满脸菜色。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笔者认为学生怕写作跟学生平时缺少积累有关,这里说到的积累,是生活积累,我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生活不停止,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学生要做的就是把点滴生活一一记录下来,不让每一天悄然流逝,不让每一天毫无意义,不让生活留白,要让自己的生活在日记本上留下串串足迹,蜿蜒无垠,进而使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滴滋味,丝丝萦绕;喜、怒、哀、乐,盘旋心间,挥之不去……有了这些生活点滴的积累,再加上不断地写、不辍地记、不懈地改、不休地想象,学生一定能获得进步,完成蜕变,逐渐由不会写到会写,由不知道写什么到学会写生活写感悟,由写不好到学会借鉴、模仿,再到创新,最终写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与风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创新是人自觉自愿的行动,想要完成创新就要有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创新冲动。司汤达说:“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郭光华说:“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在审读同样的作文题目时,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切入角度,会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感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对题目进行解读,并运用适用的材料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会写出不一样的趣味与风格,且考场作文出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重视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创新是自己能做到的并且能做好的事情,使创新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