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高血压患者健康信息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2-18但孝玉毛婷婷葛学勇王辅之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显著性调研维度

周 花,但孝玉,闵 纯,毛婷婷,葛学勇,罗 丹,王辅之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即“三高”、“三低”)的特点,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老年人(≥60岁)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约为50%,而治疗率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32.2%和7.6%[1]。

健康信息素养(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HIL)是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两个概念的渗透与融合[2],其内涵是指:“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熟悉可能的健康信息源并应用它们来检索相关信息,分析、理解并利用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一系列能力”[3]。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已经表明,慢性病患者在长期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系列健康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其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4-6]。通过调查安徽省高血压居民的健康信息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信息素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评价、获取和应用健康相关信息的能力,改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健康教育方式,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新的新方向。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次调研对象是安徽省高血压患者。样本纳入标准:①安徽省社区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②确诊患有高血压,患病时间在1年以上;③身体和精神适合参与本次调研。样本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调查。

1.2 抽样方法采用三阶段抽样。第一阶段:在安徽省16个省辖市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获取3个城市作为调研城市;第二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按照城市和农村将调研区域分为两层,层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获取2个社区作为调研社区;第三阶段:在每个社区内采用方便抽样获取55位高血压患者作为调研样本。向受访者介绍本次调研目的和内容,获取同意后开始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平板电脑和网络调查软件平台完成调查。

1.3 调研工具本次调研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编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互联网使用时间、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及健康情况等。第二部分为健康信息素养调查表,考虑到本次调查对象为高血压患者,普遍年龄偏高,为了降低调研难度,确保数据质量,我们采用中南大学罗爱静教授团队开发的《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7]的前四个维度作为调研工具。即:健康信息意识(Health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HIC)、健康信息获取(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HIS)、健康信息评价(Health information evaluation,HIE)和健康信息应用(Health information application,HIA)四个子维度。题型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采用Likert量表,5个等级分别记为0,0.25,0.5,0.75,1分;多选题根据不同条目划分为不同等级,得分区间也为0~1分。四个维度总分代表反映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1.4 质量控制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对问卷内容、调研方法、使用工具、询问技巧等具体事项进行培训。调查前充分取得被调查地区的支持和配合调查。样本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又仔细核实了所有的调查条目及内容。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 22.0完成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调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完成,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完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描述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作用。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660份,有效问卷66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男性294人(44.5%),女性366人(55.5%);以50~60岁居多,占44.5%,60岁以上占41.8%。大多数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占63.6%;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没有使用过互联网,占78.2%,还有60.9%的调查对象没有使用过手机。

本次调查居民的健康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7.064±2.985),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健康信息获取(3.028±1.472),得分最低的维度是健康信息评价(0.908±0.876)。本次调研受访者社会人口学情况及健康信息素养总体水平见表1。

表1 调研对象的社会人口学情况

注:#为t值,*为F值。

2.2 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互联网使用时间、手机使用时间的受访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除了性别在HIA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他维度(HIC、HIS、HIE)在不同社会人口学背景下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低龄(<50岁)、受过良好教育、互联网及手机使用时间较长者,其健康信息素养得分均高于其他高血压患者;其中教育程度为大学的高血压患者得分最高,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得分最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访者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也随之下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及手机使用时间的增长,受访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也随之升高。结果见表2。

表2 健康信息素养得分单因素分析

注:#为t值,*为F值。

2.3 健康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将被调查者健康信息素养总得分及4个子维度的得分作为因变量,将不同社会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互联网使用时间、手机使用时间)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时间”对健康信息素养总分及4个子维度均有显著性影响。除了“性别”和“年龄”,其他因素均对健康信息素养产生影响。此外,在HIC回归模型中,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时间都对HIC产生影响,其两个因素对HIC的影响程度大概相同;在HIS回归模型中,除了年龄,其他因素均对HIS产生影响,其中手机使用时间对HIS的影响最显著(b=0.347)。在HIE回归模型中,除了性别,其他因素均对HIE表现出显著性影响,其中年龄对HIE的显著性最小(b=0.102)。在HIA回归模型中,只有互联网使用时间和手机使用时间对HIA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他均表现为影响作用较小。结果见表3。

表3 健康信息素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工作重点在健康知识推送,健康素养教育,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开展了一些高血压筛查、送医下乡等工作[8]。虽然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但由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健康干预措施难以在大范围内普及实施。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评价、获取和应用健康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防治高血压的能力,将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安徽省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普遍偏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互联网使用时间、手机使用时间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的健康信息素养略好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逐渐降低,提示我们应该加强高年龄高血压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受教育程度影响较大,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明显提高,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其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最高。调查还显示,互联网使用时间和手机使用时间也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产生显著影响。互联网使用时间越长,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也越高。

以上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安徽省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堪忧,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加强他们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加大宣传力度,让高血压患者知道由于高血压引起并发症的危害性。尤其加强他们获取、评价、利用高血压知识的能力。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注重提高高血压患者通过杂志、报刊、互联网、电视等信息媒介获取健康信息的意识,传授他们评价健康信息优劣的能力,并在遵医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很好地应用这些信息,以改善血压水平,提高自身健康。

同时,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尤其要加强男性、高龄和文化程度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息教育工作。互联网是经济、方便、可行的健康信息获取途径,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在线查询健康信息更加快捷。但由于高血压居民普遍年龄偏高,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能力较低,手机使用能力有限。他们通过网络在线查询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高龄高血压患者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不使用手机,限制了健康信息的获取。因此,应更多鼓励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与促进,加强高他们应用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在线查找和筛选健康信息的能力,并主动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改变信息行为习惯和遵医行为,提高自己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显著性调研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