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黎与《我和我的祖国》

2019-12-16贾立夫

上海采风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鼓浪屿唱响

贾立夫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伴随着国庆70周年盛典佳节,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唱响。这是一首倾情赞美祖国的歌,它抒情、柔美,词曲完美一体,天衣无缝,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它的歌词作者是张黎。过去张黎这个名字鲜为人知,这是因为他早年一直被边缘化的缘故,出名后他也少有应酬,很少在社交场所现身。他的作品却一直被人们传唱,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他曾写过《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徐沛东曲)、《鼓浪屿之波》(钟立民曲)、《奥林匹克风》(肖白曲)等,而最为风行的就是这首《我和我的祖国》(秦咏诚曲)了。

张黎是一个率真的人,心里有话总是直言不讳,正因为这种率真的性情和坦诚的心胸,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场政治风暴中历经磨难,十多年在“北大荒”劳动改造,承受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酸苦人生。这位1932年出生的辽宁大连人,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在疾风骤雨中挺过来了,他被调入吉林省文化厅,1978年又从省文化厅调入中央民族乐团,开始从事专业创作。从此,他驰骋词坛,如鱼得水,写出一首又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优秀词作,引起了音乐界的瞩目和惊喜。

张黎创作起步于1952年,那年他20岁,但上苍没有给他创作的环境和机会,不久他被打入另册,直到50多岁才再次执笔,并初获成功,用作品显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迈入人生暮年时,他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切身的生活体验,创作了一批足以传世的光辉诗篇。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填词歌曲,也就是先有曲后有词的歌曲,旋律来自于也是辽宁人的作曲家秦咏诚。秦咏诚早年写过《我为祖国献石油》,由歌唱家刘秉义演唱而轰动全国。后来他又写了不少声乐作品和器乐曲,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海滨音诗》,深受词作家张黎的喜爱。

1985年秋,秦咏诚去北京学习,与张黎见了面。张黎对秦咏诚说,他想尝试把《海滨音诗》改编成一首声乐作品,请秦咏诚把乐曲的主旋律写给他。但是,张黎拿到秦咏诚写有主旋律的纸片后,他又不知如何下笔。

半年以后,张黎去广西桂林出差,他见到眼前秀丽的美景,一股爱国之情如潮水般澎湃于胸,他一气呵成,完成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这是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张黎应中国音协之邀,赴湖南张家界采风,见到神奇的天门山,金黄的稻田、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溪流,于是靈光乍现,一鼓作气,顺利地填写了乐曲的歌词。我以为,不管哪一个版本,他写作时,一定是想起那次鼓浪屿之旅,高山、大海、浪花、笑声,歌词中处处有鼓浪屿的印痕啊。

我是1993年认识张黎的。那时,我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每逢年会我和张黎总会见上一面。黄山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见面。他是一个见过风雨的老人(那时他已经60岁了),平时话不多,也从未在大会发过言,见人总是客客气气,一点没有大作家的架子。闲暇时,他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年轻的词作者,年轻人问这问那,他也乐于回答。一天,我们集体游太平湖,在游船上,我们相谈甚欢,他的一句话,我牢记于心。他说,一首歌词的成功,在于歌词语言的个性化和艺术化。这是他创作的心得,是他的肺腑之言。

走笔至此,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如今,张黎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三年多了,我十分怀念这位才华横溢又平生坎坷的老朋友,愿他的《我和我的祖国》也能在广袤无际的天堂唱响。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鼓浪屿唱响
唱响百年旋律,共谱劳动新篇
蝉儿的话
厦门鼓浪屿之行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FATE, PLAY, LOVE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
名家印迹
唱给妈妈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