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铿锵三人行:关于“风险”的对话(续II)

2019-12-16任志辉乐天天蔡清清

上海保险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人生

任志辉 乐天天 蔡清清

【编者按】本栏目从2019年第9期开始组织关于“风险”概念的对话,邀请业内资深人士发表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开题者为张非非先生,本期刊登任志辉、乐天和蔡清先生的讨论,进一步探讨风险的规律。

什么是风险,这就是风险

任志辉

资深精算师(FSA),香港汇丰人寿独立董事,香港精算学会前主席。

借题发挥,说说“风险”和“风险管理”。不想照本宣科,而是完全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来说。

简单来说,“风险”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风险管理”是我们对一件事情进行“认知(become aware of)”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理解和解决问题、找出其中平衡的思考过程。

以我个人的经验,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就是“情景测试(Scenario Testing)”,因为它恰当地体现了我们思考过程中的“多维”模式,把我们能够设想到的各种情景及其因果关系都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面向解决问题的方向,紧紧扣住风险管理的实质。

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事情就在于把握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哪些该“简单”、哪些该“复杂”,并将事情一一清晰地描述出来,以方便沟通与理解。而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本末倒置,把应该简单的部分复杂化,把应该复杂的部分简单化。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决策者在“认知”过程之后,能够做出平衡的决定。比如管理投资风险,如果过度追求用繁复的数学模型量化风险,模型所产生的数据便不是常人可以很快理解、直接作出比较的,更别说制定恰当的决策了。经过简单复杂化过程后,沟通变得困难,模型本身可能成为最终决策者,事情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再说“风险”。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谈谈精算师职业。请问:再过二十年,精算师职业会是怎样的?

首先,精算科学与数学模型量化有什么区别?精算师现在的职能,如计算准备金、定价、模拟资产负债匹配等等,是否都可以被没有贴上“精算师”标签的、成本更低的机器与计算人员替代。如果精算师不能在认知与沟通过程中,提供增值(Added Value)服务,那么专业性是否会逐渐消失,甚至被取代?!请看看近年来英国保险业的精算监管改革。

况且,我们现在面对的环境并不是“风险管理”,而更多的是“风险规避”,比如养老金固定收益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变为养老金固定缴费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比如长期险变为短期险。大家好好反省一下,精算师职业作为一个整体,最近二三十年究竟有什么理论方法或者实践操作方面的贡献,帮助行业解决了风险管理难题?如果我们一直以来从事的长期保险与保障行业逐渐改变其运作模式,那么精算师的角色又将变成怎样?请看看近年来澳大利亚寿险产品结构的改变。

什么是风险?运作环境的改变就是风险!

什么是风险管理?当我们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精算科学便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操作实践研究,增强专业技能,以抗衡风险规避的势头。除此以外,精算师还需要提升其在认知与沟通上的价值。

爱自由,爱冒险

乐天

农银人寿产品市场部总经理。

看了张非非先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尤其喜欢最后那首诗。很同意其中“爱自由,爱冒险”的说法。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大家爱自由,但不愿意谈风险,也不能真正体会自由和风险的辩证关系,我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想首先说一下我们对待风险这类东西的态度,就是对冒险这个事长期的发展趋势的判断。

西方人是天性爱自由爱冒险的,但又束缚于二世说的信仰底线;而我们这代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虽然天性谨慎、保守,不爱冒险,但经过解放以来几代人的执着努力,几千年的儒、道、佛之类的体系早已经被打得粉碎,以我为例,就是纯粹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其实在今天的物质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优势。

简单表达这个意思就是,相对而言,老外天性自由,但疯狂后面有个底线,有个“末日审判”在他们心里悬着;而当代的国人虽天性谨慎,但思想自由,没底线。原因是今天的中国人脑子里想的和1000年前中国人脑子里想的已经不同,而老外则变化不大,他们的社会没有经历过我们这样彻底的思想洗礼。

如此思想自由的国人实际是非常适合创新的,而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彻底的冒险和创新的勇气加上东方人坚定执着的做事态度,少了一些秩序和规矩,但却多了一分能量,如果基础教育跟上的话,有这么一批后天具备高等知识、技能,民族天性谨慎、耐心、执着,思想自由、富有创新和冒险主义精神的国人,群起而奋发,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依然是面对风险的态度,其实我想说的是面对创新的态度。创新之所以重要,即便只从成本角度也可以得出结论,老的模式随着竞争的激烈势必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唯有创新,可以制定新的成本范围,重新打开新的利润空间,集合每一个新的利润空间,就是整个社会的新的利润进步空间,不断打开新的利润空间的速度越快,社会发展就越快。

当然在每一个个体试图打开自己新的利润空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是少数人,尽管他们获得利润是大多数,而同时“一将成名万骨枯”,很多人创业失败了,这就是创新的风险。

因为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创新不是“要不要”“选不选”,它就是“不得不”,那与其被动地去面对被创新的风险,还不如主动地去选择风险,人生来就是要面对风险的,因此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的血液,我们的呼吸。

今天这个社会的好处在于,虽然你无法停止脚步,但是你却有了更多地选择自己路的机会,比如我选择了精算这个职业,我今天还在这个职业上发展,这确实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上一届的学生可能没有碰到谢老师,就没有这个人生选项。这个时候有人说精算这个选择是机遇,那我可能说它也是伴随着风险的,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的风险。这些风险有时候即便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无从求证到底有多大。如果我没有选择精算而是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会如何成功,会比现在发展好多少,这是未知的。

犹如夏虫不可语冰,我们也并不能去简单地以成王败寇,或者以价值高低,甚至以自我期望的实现去判断所谓风险。又回到了人生的意义的讨论上来,但我想就我自己而言,偏向于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兴趣,努力积极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管结果,失败不是风险,人生不能实现自我意识的自由,哪怕是尝试的自由才是风险。

希望,大家在还可以选择时,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不讨论你不是你的悲哀,我们只畅想你还是你的幸福,努力吧,面对风险,实现自我!

生活起起伏伏,风险高高低低

蔡 清

就职于招商证券,从事私募基金服务。

这几天一直在想着“风险”这个词,学了很多年,总结过很多次,现在工作上也经常用到,但到真正想写点什么,才觉得对风险二字的认识还是比较浅薄。

在和客户沟通资产配置的时候,经常会举一个例子: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比较老实、保守,有些人挣了钱就放银行,不做高风险投资,认为这样最安全。可是如果一个万元户,在过去30年存了一万元在银行,估计现在要后悔死了,因为其他资产的价格大大上升了。也许把钱存银行才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操作,因为央行印钞票的速度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有人会指出,这个描述有问题,银行存款因为收益率波动低,所以收益率水平低是正常的,会说我是在偷换概念。

也许我没有搞懂:风险到底是指投资过程中的波动性较低,还是投资结果的收益率较低,还是说各种公式代表的希腊字母?我对风险的简单理解是:一定时间内的投资收益结果不如预期,但是时间段和预期的定义往往让人纠结。

从时间段来说,一个星期来看银行存款的收益率是低风险的,30年来看是高风险的;从预期来说,虽然银行存款的收益率绝对水平比较好确定,但是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可能就会差很多。整体上来说,银行存款这种大家都认为低风险的资产,其实不是一个好资产,人们总在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投资。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家之前正在鼓励万众创新,鼓励毕业生创业。工作过很多年的同学会说,在中国做生意非常不容易,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还是老实上班更靠谱。但也听说浙江、福建部分地区的家长,觉得小孩聪明的话就一定要去创业,实在拉不上手的才去上班。也许他们认为,从短期来说,创业的成功概率确实不大,是个高风险的行为;但从长期来看,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即使创业失败将来上班估计也不会差,是个低风险的行为。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性格的人看,风险都有不同的展现。

风险是绝对存在的,但从表现来看是多面的、变化的、相对的。

人生无处不风险!没有风险的人生,我想,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没意思。

人,是一种好奇的动物,总喜欢归纳、创新,创新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多风险。

我的感觉,人类其实是喜欢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或者说两者是纠结在一块的。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造风险和回避风险,每一步都和风险相关。以我个人为例:

1)出生,父母明知道养孩子会辛苦,但依然选择了主动承担风险。

2)上大学读精算专业,知道考试很难,学习很辛苦,但认为努力考证就能获取稳定职业和高收入,考试不成功的风险值得承担。

3)换工作,知道从传统精算转行到投资领域找工作很难,但认为变换工作能让自己干上更喜欢的事情,便主动承担了工作不稳定的风险。

4)步入中年,总梦想能够释放工作能力和激情,干出一番事业,需要承担对家庭生活造成的不稳定风险。

俗话说,不折腾就不会死,但其实每个人从出生起,都是在不停地折腾,不停努力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创造风险。

成功的人生难以定义,曲折的人生也很精彩。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来看,风险无处不在,无需恐惧,创造风险,规避风险,与风险斗智斗勇或许正是人生精彩所在。

猜你喜欢

风险风险管理人生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独一无二的你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