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在张力是歌剧音乐的根基
——有感于歌剧《双翼神马》的音乐创作

2019-12-12:老:国

歌剧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双翼歌舞剧神马

文 :老 井 图 :国 光

OUTLINE / To celebrate the 70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o commemorate the 60anniversary of unveiling of the No. 1 Blast Furnace of the Baotou Iron and Steel Company by Premier Zhou Enlai,

Double-Winged Horse

(concert version)premiered at the Baotou Grand Theatre from October 13 to 15.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60周年之际,由包头市委宣传部、包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内蒙古铁花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创演的民族歌剧《双翼神马》(音乐会版),于10月13日至15日在包头大剧院连演三场。演出受到包头市民和包钢群众的极大欢迎,三个晚上,包头大剧院呈现出了激昂欢腾的节日气氛。

这是一部表现工业题材的现代歌剧,它的主旨是展现包钢精神,体现中国速度,抒发草原情怀,歌颂民族团结。歌剧以孟兴钢、孟冬一家三代人为包钢奉献终生,在艰辛的奋斗之路上迎来包钢崭新时代的感人故事,尽情讴歌了包钢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革命意志。歌剧以中国著名的“陈蔚团队”为创作班底,结合包头本地艺术家联合制作完成:著名导演陈蔚担任总导演,包头歌舞剧院原院长、著名作曲家耿升作曲,青年剧作家钱晓天编剧。

此次我赴包头观看了这部音乐会版歌剧,除了对无坚不摧的“陈蔚团队”表示钦佩之外,对老作曲家耿升所写的音乐深有感触。当然,仅看两场演出感受实难过细,但对作品中的突出的亮点还是印象深刻,现借此文略谈一些我个人的微小看法。

好听、动听为原则。

耿升老师是一位老作曲家,他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对于这位生活在包头的本地作曲家,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他在我的心中却始终有着重要位置,因为在22年前(1997年),他的大型歌剧《舍楞将军》由包头民族歌舞剧院晋京演出,我作为中央歌剧院援助的乐手参加了演出,当时就对他的音乐创作才能颇为欣赏,尤其是对他驾驭大型正歌剧的能力感到惊讶。此次创作《双翼神马》,是耿升步入古稀之年后遇到的又一次挑战与考验,在仅有的三个月时间内,这位老作曲家发挥出了神勇的状态,他不仅按时完成了整部歌剧,还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出彩的音乐段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真正功力的体现。

《双翼神马》是一个工业题材,对于歌剧作曲家来说,这样的题材极难写,因为它不好集中戏剧的高潮,更不好运用自由的浪漫,写不好就会变成群众大合唱加表演唱的形式,甚至给人们带来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然而耿升却成功了,他写的《双翼神马》可以说是工业题材歌剧的典范。在剧中,他不仅用音乐表现了精神,塑造了人物,还突出了自身歌剧创作的一贯原则,那就是好听和动听。

对于好听和动听,耿升的解释是:“所谓好听就是音乐要有旋律,所谓动听就是不仅要有旋律,还要有打动人心的旋律。”《双翼神马》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音乐,我在现场听到,耿升的音乐始终是在严整的戏剧结构中突出旋律的美感,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咏叹调和重唱,其旋律的美感和音乐的深度十分突出。例如二幕二场中铁花的咏叹调《天命》,孟兴钢与铁花的二重唱《都挺好的》,二幕三场中孟冬与诺敏的二重唱《你是我的稀土》,三幕二场中铁花的咏叹调《归来依旧是少年》等,都是既好听又动听的出色段落。

民族风格是灵魂。《双翼神马》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民族风格十分浓郁。作曲家耿升本人生长生活在内蒙古,对蒙古族民间音乐有着深刻的了解,此次创作《双翼神马》,他再次显示出这方面的优势,在剧中的音乐段落中采用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旋律(包括铁花、诺敏、孟冬的咏叹调及重唱)。最有代表性的是剧中第二幕中的草原情景,那是孟冬利用假期去白云鄂博考察的场景。在那一场(二幕一场)中,作曲家不仅为美丽的蒙古族姑娘诺敏安排了纯洁舒展的蒙古族风格咏叹调,还以男女两个长调演员的演唱“吊起了人们的胃口”。那两段长调音乐辽阔延绵、声声不息,它们与诺敏、孟冬的对唱音调交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悠扬情调。充满草原韵味的羽调式旋律,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真挚亲切的柔情色彩。

除此之外,二幕一场中还有着欢呼雀跃般的蒙古“酒歌”以及质朴热烈的民族风情舞蹈,其舞曲的音乐极具动感,似有一种“马背颠簸”般的俏皮意味。

内在张力是根本。

《双翼神马》的音乐是与众不同的,由于是工业题材,表现的又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包钢精神”,全剧的音乐显得颇为热情、刚烈和强悍(尤其是合唱段落),给人们带来了充满朝气的昂扬感觉。为此,作曲家耿升在谈到他的创作构想时,直言自己是希望通过一种特殊的音乐表现方式,来表现包钢人坚定的奋斗气质与豪迈精神。在观剧时,人们可以从音乐中听到(首先在序曲中)那首被誉为“包钢厂歌”的《草原晨曲》旋律的时隐时现,作曲家将它作为歌剧中的“隐形动机”屡次使用,并将它在音乐中的内在“引领”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

再有,耿升在作曲时,十分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他以内在张力作为整体音乐的支撑点,使歌剧拥有了很好的“结构弹性”。在人物的音乐塑造上,他也着重突出了内在张力的作用,人们在剧中所听到的孟兴钢的许多唱段及铁花的某些唱段,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内在张力动机的冲击。而以这种动机为基础所发展出的音乐,则以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的个性,顺其自然地凸显了剧中人物的思想特征、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例如一幕二场中孟兴钢的咏叹调《我亲手送你走》,三幕二场中铁花的咏叹调《归来依旧是少年》等,都是这种拥有内在情感和戏剧爆发力的典型段落。

歌剧《双翼神马》(音乐会版)的首演成功,除作曲家耿升的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应该归功于剧作家钱晓天的剧本创作以及著名导演陈蔚的亲临执导。钱晓天的剧本情节叙述合理,人物塑造清晰,剧中抒情性与戏剧性兼而有之,主题的突出十分鲜明。最重要的是,他的剧本兼有音乐的内涵,为耿升从事音乐创作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再有就是陈蔚的执导,这位经验丰富的名导演,通过现场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调度,间接地突出了作曲家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和个性体现。而歌唱家张海庆、尤泓斐、刘洋、王亚菲、王静、李倩等人的出色演唱(尤其是张海庆和尤泓斐),无论是在抒情性、戏剧性以及内在张力的体现上,都表现出了很好的能力、经验和水平,他们出色的舞台实践,亦为作曲家耿升的音乐带来了二度创作上的显著成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他们在演出中的表现令人惊讶。这个乐团在演奏中表现出了一个准职业乐团的功力与素质,三场演出中,他们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精致、沉稳和富有节制,其中管乐、弦乐均有着和谐的层次进行和音色展现。这里面,特邀青年指挥家张橹的作用不容小视,就是这位富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在三场演出中牢牢把控住了乐团的演奏状态,调控好了乐团与演员之间的融合程度,从而使这部歌剧得到了很好的舞台展示。

由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合唱团、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合唱团、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附属合唱团、包头师范学院合唱团组成的联合合唱团,在三场演出中表现出了高昂的气势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他们声音雄壮、情绪饱满(尽管因客观原因有音色不统一的现象),为整部歌剧的演出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声乐工作者和声乐爱好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包钢英雄和“包钢精神”做出了贡献。

《双翼神马》是一部为包钢工人、包钢群众以及包头人民所创作的歌剧,它的诞生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部歌剧是以包钢精神、中国速度及民族情意为中心内涵的,它体现的是开拓创新、民族自信、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而这部歌剧的音乐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在创作构思、创作安排和创作技法上,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深深启发和激励,同时在创作观念和指导思想上,亦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中国民族歌剧的积极正能量。

猜你喜欢

双翼歌舞剧神马
“神马”汉斯
遥寄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
双翼共振的运营商大数据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
浅谈歌舞剧内演员的协作演出
神马都是浮云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